在这里要介绍下背景,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买房子,老公是地道的武汉土著,家里是中北路上某著名衰落国企,一家几口挤住在几十平方的小房子里面住了几十年,所以在他的心目中一直梦想住大房子,20年前单位的福利房10万元一套没有几个人愿意买,因为当时的人的收入也就是两个人都只有1000多块钱,10万元也算巨款了。
在他的坚定信念下我们自己攒的5万块钱,啃老赞助了5万元,这是唯一一次啃老Z后我们也还了,以后买房没有啃过老。这是我们的第一套房子130多平方10万元,也拉开了我们投资房子的序幕。但是当时完全没有远见想到孩子会上学,也没有学区房的概念,这一点还是鼠目寸光了一点。孩子小学幼儿园都是就近上的,孩子放学可以自己回来。小学也是跟着混,五六年级才开始搞了一点数学培优,语文培优,完全没有武昌汉口的家长那样在明心培奥数,唯一坚持下来的事在新东方三年级开始学英语,也就是混了个英语在班上中等成绩。以上事情就说明儿子不是牛蛙就是普通的孩子,成绩中等,我们也没有那么焦虑,认为上了小学自然有对口的初中,但是童年比其他的孩子多了很多玩耍的时间。
本帖Z后由 不谈 于 2016-9-26 13:47 编辑
小学毕业才发现对口初中是光谷实验中学,大家可能说这还不是好学校吗?因为这个学校前身是茅店中学,然后身边也有很多孩子已经在这个学校就读的,反应的都是作业特别多,压力特别大,然后因为是新学校,极速膨胀一下子从每年级九个班到现在的18个班,师资力量也跟不上来。其他的孩子在公立中学好班就读的给我反馈回来的情况,都是晚上作业做要做到12点钟,如果不是牛娃,像我们这样成绩中等的孩子在里面可能是苦苦挣扎也勉强上岸。 补充说明下,有家长跟帖说自己的孩子在我说的中学里还不错也不累,觉得我是夸张了。我想说明一下,我这个人很务实,我只打听和我的孩子程度差不多的孩子的感受,我相信总有学生特别会刷题特别聪明勤奋学习好,所以他们适合应试教育,这个不在我的讨论范畴内。我的前提是我的孩子从小就是中等水平。
这时候我们动了念头,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去,我们去考察了光谷的几所私立中学,因为懒连汉口都没有去,Z后决定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就读,我们的目标是在国际学校读完高中然后送到国外读本科。然后我们计算的成本是初中三年大概10万,高中三年大概20-30万,本科100万-150万,工薪阶层也不打算去美国英国,目标是加拿大,如果条件够可能会去澳大利亚。
对我们而言,如果出国读本科可能就是卖掉我们其中一套房子的价格,目前看来按照光谷的房价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所以我们简单粗暴的解决了我们教育问题,现在的情况是因为孩子在学校就读压力不大,活动很多,我们没有参加培优,一到假期就自己出去旅游,基本上春节,十一,暑假,寒假都会去,当然这是跟我的爱好有关系。我们从来没有参加过那种华而不实的几万元的游学,都是自己做攻略然后在国外也是坐地铁,我孩子不少在公立学校同学的家长倒是几万块十几天的游学眼睛都不眨。其实大家不要认为国际学校孩子就一定都是暴发户的后代,现在早已不是这样,很多家长都是对应试教育的厌恶者,至少我接触的家长很多是这样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暴发户,但是因为成绩和钱不会成正比,所以只要你的孩子稍微有那么一点优秀,在这里都会找到自己的天地,家里特别有钱没有人管的孩子在学校成绩也是非常糟糕的,不会因为家里环境而受到老师的特别优待。
本帖Z后由 不谈 于 2016-9-26 14:01 编辑
可能有人会说出国读书还不是Z后会回来,但是我的目标和大家不一样,我的目标是想让孩子在出国以后在当地移民,获得当地的身份享受当地的福利解决医疗和将来养老的成本,我觉得这个比学区房更有用,能够让他一生无忧。
所以我比较关注的是移民国家,对于我们工薪阶层来讲,当然不可能让孩子出国镀个金回来,我们也没有工作给他们找,也没有家业给他们继承,初中和高中给他宽松的环境,他在大学必须努力学习, 为将来能够找到工作做准备。当然,我有这个信心的原因是因为我的亲戚中都是工薪阶层,目前至少有两个孩子出国都留在了当地,相反朋友中家财万贯的出了国都回家了,因为受不了那个苦,而且家里也已经为他铺好了路。
当然这两个工薪阶层,一个收入还比较高是设计院的,和我孩子读的一样的国际学校,在加拿大本科留学以后,工作了一年申请移民通过,当然过程中也是吃了不少苦,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非常舒服,但是现在获得身份以后,父母说因为有良好的福利和医疗体系,比在国内的打工生活得要滋润。
父母Z后赞助首付60万人民币,在加拿大的二线城市购买一套别墅带两个车库,把其中的不用的房间租出去,房租完全抵房贷,自己收入虽然只有当地3000多加元,但是因为福利比较好,基本上不用攒钱还经常出去度假健身。当然不能说大富大贵,但是目测在我们中国拿3000多元人民币是过的非常辛苦。
另外一对工薪阶层的孩子是公费出国的两个人都是读博士,然后留在澳大利亚,因为原生家庭非常的贫穷,武汉的下岗工人,所以两个人是绝对的靠自己,买房比较困难。但是我上次我们去悉尼旅游去玩了一下,因为两个人都获得了当地的绿卡,目前是租房住,老公在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实验室的工作,老婆暂时在家带孩子,可能两个人收入加起来只大几千澳元,但是生活压力感觉也比中国小,孩子读书是免费的,还买了一个二手车,经常一家三口澳洲各地度假,目测幸福度还是蛮高的,他们是打死也不会回国的,因为家里也没有老啃也没有房子给住。以上只是我看到的工薪阶层的孩子想办法出国以后的现状,当然也只是个人的经历,供参考,请大家勿喷。
本帖Z后由 不谈 于 2016-9-26 14:19 编辑
内容被自动屏蔽
duncan78发表于 2016-09-22 08:42 上的枫叶吧?我有几个同事的孩子都走的这条路,上重点中学跟不上后转枫叶,去得加拿大,枫叶这个学校不错
不说学校名字,免得以为我打广告, 我个人觉得买学区房走高考这条路,除非你的孩子很有天赋,否则有可能也是陪太子读书,Z后可能也就上个不入流的本科学校,所以我们很早就放弃了这条独木桥。
我看到帖子里很多人说花两三百万买学区房,只是解决你小学Z多初中,高中还要靠自己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以后上个什么大学还不知道,Z多就是把这个财产学区房留给孩子,但是孩子将来上班以后中国的养老医疗全部要自己解决,除非你能保证孩子进一个高福利单位。
当然,我不能说,国外月亮多远,但是至少福利医疗是比中国先进的几十年,对我们而言,我觉得我们是弯道超车,让孩子是先体会到了几十年后的中国生活,也未尝不可。自私一点讲我和孩子在中国的这六年的求学时光不会像公立学校孩子那么辛苦,大人也比较轻松,觉得如果你准备了300万投资学区房,为什么不可以考虑一下让孩子出国接受教育,现在也就是一张飞机票的事情,也不是像以前那样背井离乡,几年才见一次。当然如果你要砸锅卖铁送孩子出国,我就不建议,那样孩子压力会很大,大人期望值也会太高,在自己可能的范围下,我觉得不要局限在中国这么昂贵的没有价值的学区房。
本帖Z后由 不谈 于 2016-9-23 08:19 编辑
因为在光谷没有学区房,没有好的学校,我们也不想劳民伤财,全家去陪读为了把孩子供出来,感觉那种集全家之力做一件事情的风险也很高,我们简单的衡量一下上国际学校和上普通学校孩子的自由度,兴趣发展度和压力,包括家长和小孩投入的精力,以后选择了这样一条另外一个独木桥,其实是对是错,也不知道,但是我们只相信一点不一定大家都走的路就是对的吧?现在这个社会大家都疯狂迷恋学区房一掷千金的年代,有多少人冷静的想过一下自己孩子在学校是什么样的状态?适合走这条路吗?
不器发表于 2016-09-22 09:29 去国外要混得好也得考个好学校,也不是说花了钱就一定能解决问题。
其实我的前提很清楚我的孩子不是牛娃,在国内也不一定混的好,而且我没有名校情结我没有指望在国外一定上名校,我只寻找适合他的有移民前景的,我也知道很多事情不是用钱就能解决的,在国内上不了北大清华出国就能上哈佛,那是天方夜谭。我只是寻找一条性价比高的,同样能够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的方法。
yelu1982发表于 2016-09-22 09:32 要出国还不如去北欧。还有感觉你忽视了学区房的保值增值属性。
北欧很难移民,那样的高福利国家根本都不欢迎你,学区房确实是能增值保值,如果有多的钱我也会投资,但是我不会说集全家的力买一套学区房,然后处心积虑的把小孩的教育都压在上面,Z后虽然留给孩子一套房,但是他的未来的养老,教育医疗家长一样要替他考虑。中国的这方面不可否认,比国外还是落后很多。
乱马发表于 2016-09-22 09:22 买房和留学并不矛盾,现在买房,小孩大了送出留学,留学是给孩子开一扇窗,让他知道未来有无限可能,投资什么也不如投资教育
确实不矛盾,但是我看到很多人是很焦急的把买学区房看看是孩子成功教育的出路,这种太焦虑了。我不是讨论是否应该投资学区房,我是说在你为孩子的教育而焦虑的时候,是否可以考虑一下别的方案。
我相信每一个人身边都有不少留学成功的经历也有不少留学失败的例子,我工作的单位就有不少出国留学回来的人,其实我们也只是一个尝试,刚好我亲戚的孩子通过走这条路成功的留在了加拿大,所以我想尝试,而且目前看来这条路走的比较正确,当然,说个实际话,牛娃就不用过来啦,走高考那条路是Z正确的。这条路适合成绩中等的孩子,儿子在学校各种能力得到了发挥,因为学业压力小一些,别的孩子在培优班里埋头苦读的时候,学校里各种活动很多, 假期他有机会和我们一起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这个暑假还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去山区支教,我觉得这个不是仅仅用金钱来衡量的。虽然这条路不是适合每个人,但是目前而言,我觉得适合我的孩子。就像高考一样,虽然不是适合每个人,大家不都是趋之若鹜吗?
zhj54285566发表于 2016-09-22 10:07 这种没闯劲的到国外,存活率没有农村孩子高。
Z近热播的电视剧《小别离》作者原著有这样一段话,"为什么有能力就把孩子送出国,道理很简单,因为对孩子而言这叫进退皆有路。你特别能干特别聪明,那么学成归来,要么子承父业,要么丛林穿越,在激越的中国热土大干快上。你特别老实特别淳朴,那么你就努力留在国外,因为福利健全保护弱者,你活得健康又快乐。"我的亲戚的孩子在加拿大的二线城市做的是保险公司职员,工资只有3000多元,估计也是很低工资的,但是他如果失业在家领失业金也是一两千元,然后不用存钱养老,有医疗,所以他还经常安排自己出去度假旅游,其实我希望孩子将来就这么健康幸福快乐,没有指望他出人头地。如果希望出国就要光宗耀祖,那也是太可怕了。很多人说什么出国不想着奋斗只想着养老,其实我想说的是你们不觉得我们这么努力奋斗是因为我们有一腔热情要报效祖国吗?不是的,我们还不是为了我们的养老,医疗,下一代拼命攒钱,你是瞧不起那些老外拿着平均工资,天天度假,没有追求,那是要有底气的,你在中国可能有生之年都看不到。
本帖Z后由 不谈 于 2016-9-26 14:26 编辑
武汉翻身发表于 2016-09-22 10:18 哪里那么简单武汉回国的有多少留在国外的除了晒蓝天,新鲜空气,环境还能晒什么
中国的社会阶层也已经固定了
lwj666666发表于 2016-09-22 08:55 不想泼你冷水,但是还是要给你一些警示:1.澳大利亚本地人都不好找工作,你的小孩不好留2.加拿大好点,但是也比美国差得多
不考虑美国英国也负担不起,也谢谢你的提醒,目光锁定在加拿大,新西兰或者澳大利亚,我们俩想法比较务实,可以接受孩子做蓝领,不是非要去华尔街,希望他未来不要像我们一样只为生活压力而奔波,上班开始就为养老攒钱,能够有社会福利让他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和国外的年轻人一样敢辞职去做义工,而不是终日为房贷奔波
本帖Z后由 不谈 于 2016-9-26 14:27 编辑
武汉翻身发表于 2016-09-22 10:42 中国固化了,你 上个好学校还可以有机会外国是彻底的没有了中国上个985,机会还有,外国就没有了
国内的富二代不会在国外呆的,镀金回家车房工作都找好,我身边都是这样的。你说的能够突破社会阶层固化的,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被称为英雄,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能够有这样的孩子的也是少数。因为在国内我们也是无权无势,就是一句话,已经没有退路,所以希望给孩子找一个机会去搏一下,尤其是我们这样在中国的学校里普通的孩子,走唯分数论的高考独木桥,没有任何优势,而且ZZ关键的是这样的,孩子非常非常辛苦,同学都是埋头刷题,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我不赞同这种教育方式。可能我也算是个另类吧
感觉很多人误解我的意思,我并不认为孩子出国是Z好的选择,我也希望在国内,有一套学区房享受免费的高素质教育,孩子不要太辛苦,不要熬夜,不要做刷题机器, 不要用身体换分数,能够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但是我们除了有几套房以外,没有权没有势,更重要孩子也不是牛娃,在这种前提下,一种可能性,手上房子卖掉换学区房,孩子挤进好初中,全家上阵,培优,一对一,孩子花两倍的时间争取赶超牛娃,未来成功与否也是不知道。所以我们尝试了另外一条路,但是绝对不能说适合所有人,只是我们做了吃螃蟹的人,而且目前看来我们的短期教育目的达到了,孩子比以前自信心,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因为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传统的应试教育里孩子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分数上,不可能关注其他的事情,包括周围的环境,待人接物,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所以看重分数的家长不能走这条路。
本帖Z后由 不谈 于 2016-9-23 08:25 编辑
wxnancy发表于 2016-09-22 11:26 我本科两个同学移民加拿大,不是什么官二代富二代,湖北周边县市的。运气好技术移民过去。一个月三四千加币,但是医疗教育什么的都是免费的。暑假送去夏令营,除开ZF补贴一天只交几加币。到处旅游,日子过得很安逸 ...
谢谢分享,我也是了解亲戚的小孩也只有两三千加币,肯定不能算富裕阶层,但是也说过的不错,也是说没有压力。我觉得国外愿意留下来的都是家里无权无势的,回家也是从头开始,不能拼爹拼妈。身边很多同事的孩子985大学毕业回到武汉,基本上也要啃老买房。关键和我们这一代一样压力非常大
猪猪头发表于 2016-09-22 12:22 我想伢要是自觉,自理能力高,他也愿意出国,那就出国。不然还是留在我身边的好。我老公的表弟初中毕业就出去了,败了他舅舅的一千多万,什么也冒得,就入了个加拿大国籍,灰溜溜的回来了。现在还不是靠武汉的房子拆 ...
是的,同意你的观点,我身边也是富二代出国都非常早,然后基本上都会花一大笔钱回来了。其实我们也是很谨慎的选这条路,听取了很多人的意见,班上同学也有不适应的,Z后又转回公立学校的。我儿子可能属于适应性比较强的吧,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们给他的环境很宽松,没有,对他提出要当学霸的要求
©2008-2024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