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很久以前认识一枚男子,他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国企,有一套小房子,性格内向。
他结婚了,我恭喜他时,他跟我强调:“我老婆以前没有谈过男朋友。”
听到这句强调时,我对他印象不太好。
小房子在这家企业工作好几年了,做一些杂事,显然他挫败感很强,他总是抱怨,但又不敢走出去,日复一日。
他喜欢炒股,喜欢打游戏,喜欢看网络小说,那时他告诉我电脑键盘上有一个“老板键”,只要领导一靠近,他一按这个键,所有页面就关了,留下一个项目文件做做样子。
他喜欢用这种方式抵御单位对他的不重视。
而这种小伎俩,蛮不了任何人。
后来,单位领导对他的反感升级,把他扔到外地的项目组。原本卿卿我我的小日子变成了两地分居。他特别郁闷,但他坚持每周末坐火车赶回家见爱妻。隔一个月,他就把积攒的火车票拿单位给领导报销,可想而知,领导对此压了一肚子火。年终奖的时候,领导直接大笔一挥,给他砍了一万。
我也不知道小房子后来怎么样了?
但他的故事,给我们启示蛮多的:
- 群众和领导的眼睛是雪亮的,偷小懒都被看在眼里。
- 被边缘化,只会被越甩越远。
- 年轻时的小危机,会在中年时不可逆转,Z后彻底受制于人。
这个故事我之前也在帖子里发过,这几天一直在时不时地看,也许是因为契合目前觉得进入中年危机的新疆,有点对号入座,自我感伤,我和小房子不是一类人,但是某些地方是相似的,比如习惯安稳,习惯消极抵抗,计划想得多,付出行动少,Z后一步步没有自主权,听从命运的摆弄。
说起来是有点感伤的,工作的前几年,总是有人用风风火火来形容我,一是快人快语的印象,二是热情似火的尽头,是年轻人应该有的模样,那时候也是为了生存为了自立,珍惜每一个机会,走出一条新路,
也许是到了五六年前的样子吧,或许是更早,就习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氛围,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有了家有了自己的小天地,朋友圈也小了,除了理财和消遣,似乎工作重心都消失了,一直认为小心谨慎,无风无雨地度过去,对于外界的剧烈动荡和发展变化,我更多是观众,
却没想现实远比预计来得突然,原本的节奏可以完全推翻,人到中年,看似有了点家底,却真的是外强中干,新闻说扶贫工作要谨防返贫,虽然不至于如此,但是现在的小富即安,一旦裁员脱岗,断了炊烟,不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吗,
正巧这几天的公众号里面看到的都是中年人不上不下,去留难断的人生境遇,比如说离开了大公司,你是不是会变成小人物,后面的评论看的胆寒,总监变成新手,新工作的待遇更是低得难以接受,面对家人的担心和期待,又是里里外外需要硬撑起来,唉,不动坚持熬下去,是不是还是有转机,现在周围的同事都比我年纪轻,工作量也是比我大些,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奔头,我当年何尝不是如此,只是时间已经比我推上了决断台,目前已经退到边边角角,我的认真付出记不到得分区和关键点,昨天晚上还认真地做了一个自我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想得难以入睡,毕竟还是人情社会,领导的主观判断还是起着决定作用,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就是这样硬邦邦,作为老人,还是没有完全能做伏地状,所以就这么不知不觉地进入晾着的状态,今天去洗手间,真得怕自己某一时点会爆发,不管不顾地咆哮,丢了饭碗,只顾一时爽,断了回头路,后来又一想,如果是这样,有没有这样可拍,还是我自己已经乱了阵脚,已经掉进思维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