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咵房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橡树湾小学外观建筑与小区建筑风格完美匹配,本身就是学府式建筑住宅风格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配套小学老师车库和红黄蓝幼儿园一体化格局,就建筑而言确实是亮点之一。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硬件比较好,软件暂时不知道。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cjt0329发表于 2017-6-20 05:06 “所谓好一点差一点的学校就是学风和管理吗。我们家长都是过去那个时代自己努力拼搏过来的,当年可以考取 ...

你应该正确的理解我的想法:1)不能说不在乎学校老师,谁不希望自己孩子的学校老师是Z优秀的,班上同学学习风气是Z好的呢?但是这些因素不是我们家长个人所能决定的。班主任老师如何,是否有责任心,同班同学是否都是朴实勤奋好学习的等等都看运气,存在一定随机因素。小学主要都是就近入学,即使存在重点小学和普通小学,就学生个体素质而言差别并不如初中那么大,毕竟不是经过各种选拔和择优进来的吗?我们无力左右外界的环境,只能自己家长多努力,如果班级学校学风很好,家长就相对省力一些。如果不好,那我们就要多吃些苦,家长多尽一点力弥补吧。社区里面或者这个论坛上很多人把学校看得很重,打破脑袋抢,似乎进不了他所谓的名牌小学,重点学区的话,那孩子以后就完了,彻底废了,这只能说明他家长自己不行,没有能力,只有把宝押在学校上,作为家长自己懒惰也没有能力,大多是自己年轻时就是一个学习方面的失败者,根本就没有自信,自己都搞不明白的家长,你让他辅导孩子攻克奥数,可能吗?

2)中小学的知识点相对不是很难,但是对于一些奥数的内容还是挺深刻的,就是成人也需要抠和仔细琢磨,但是关键是你家长有没有兴趣,有些家长觉得很有兴趣,可以一晚上仔细琢磨一道奥数题,陪着孩子共同专研。而大多数家长可能没有那个闲心思,有那时间还不如打打麻将吹吹牛上网聊聊天呢。我说言传身教Z重要,对于小学生Z重要的不是教给她具体知识,而是培养孩子爱学习主动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引导启发孩子对于很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家长的辅助和学校老师正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班级老师面对的是全班45个孩子,不可能单独对你孩子量身定做制定教学方案。至于培养孩子学习兴趣,个性化针对性发展是靠家长或者你让她参与其它课外培优,对吧?

3)我虽然有我的工作,但是业余时间或者闲下来晚上假期等还是注重培养我的孩子。我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继承自己的很多特点和爱好。这样家里也多一个有共同语言的人。

这个论坛上网友参差不齐,很多就是叽叽哇哇的武汉小市民。我与一些ID诸如:拍洋画、yuamchun之流不是一个战壕的人,话不投机半句多。网上不是现实社会,虚拟的,大家又不是同事亲属,说话没有必要去照顾很多人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我是直话直说,很多话语比较尖刻,所以部分人对我大怒,骂我的不少;但是站内点赞我的帖子或者过来想加我好友微信的也很多。客观的看待就行了。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cjt0329发表于 2017-6-20 17:42 在你的眼里,就只是教教奥数数序的知识就够了吗?片面的强调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否定老师的作用,亏 ...

随你怎么说吧,断章取义;

我从来没有轻视过中小学老师,只是部分人似乎总是以自己住在老城区怀抱着几个重点学校的老本部来卖弄,一味的打压攻击别人新学校,给别人学校扣上一个师资不行,冒牌教育沙漠地带的帽子。似乎只有它司门口的学校集中了全世界Z精英的教师,只有它老校区看不上的教师才会去新校区。对此,我们不想与这种人去争论什么,也没有意义,所以我的回应就是我们不过分依赖学校老师,因为这类人已经给我孩子的学校老师下了定义,你是新校区,所以老师不行。诸如:拍洋画和狐狸之流的ID代表的一群人。

我们又能说什么呢?只能靠自己靠父母多努力吧。难不成我们还都要每天开车千里迢迢让自己孩子去司门口和中南抢那些学校吗?我这样说话到你嘴里又成了我不尊重中小学老师了?真的很累,我们停止任何交流吧。你又不是我的邻居,大家站在完全对立的场合看待任何问题都是相反的。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正常应该不会,复地东湖那么大小区小学也仅仅是30个班编制,每届5个班,并且每班40个人。橡树湾4288户,又不是很多。小学有30个班,每届5个班,每班45人。要真是卡首先踢出非人户合一那种。有些购房者没有武汉户口的。这类家庭孩子可能会先淘汰掉吧。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yezi0730发表于 2017-6-21 00:17 橡树湾相对确定的是只有三期,不像复地八期盘太大了。遇到一个住复地的妈妈,说这一批都是差不多时间买房 ...

不用担心,小区里虽然现在小孩越来越多,但是应该还是有学位的。

橡树湾是学区楼盘,不是单纯的学区房。因为这学校是开发商建设的,专门为小区业主服务,具有针对性。像司门口和中南等地方的学区房就很乱,那些重点学校都是过去ZF和教育部门承办的,不属于某个单一社区,是为整个片区服务的,当学位不够时,教育管理部门就会平衡,搞对口学区划片,今年你这个街道单号可以上,过两年又成了双号可以上了,隔两年就可能变,导致那些老社区的居民提心吊胆。甚至有专门买了房子后又发现不对口了,过去对口后来到了孩子上学那年政策又变了的尴尬。

所以橡树湾、复地等、华侨城、万科城市花园等这种大小区对口学校楼盘比较稳妥,我提出学区楼盘的概念以示区别!

本帖Z后由 珞珈女孩 于 2017-6-21 11:16 编辑

珞珈女孩 高中二年级

Z近几年武汉市每年新生入学儿童都在增加,2017年增加8千多人达到10.3万入学数量,2016年增加1.1万人,2015年增加了1万孩子,明年2018年会更多。

城市继续快速发展和扩张,教育资源配给极不平衡,ZF和教育部门都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在白沙洲、洪山区等很多地区很多孩子都要坐车好几站路才能够找到一所小学读书,教育部门不可能有资金和能力建设多所新小学。8000多人的增量等于每年要筹建35-40所以上的新学校。这怎么可能呢?所以只有购买学位、对老学校扩容、临时改造一些社区办公住房充当教室等,与开发商合作建设新学校也只是一种渠道,并不是每一个开发商都愿意的。像武昌实验小学、武汉小学以及中华路小学也不是谁都愿意合作的,学校也很挑,会考察你的楼盘社区环境以及开发商的实力,给予的条件等等。武汉市开盘分校的小学很多,武珞路小学、中山路小学、余家头小学、广埠屯小学、卓刀泉小学等等也都有各种合作分校区。

我们无意诋毁传统老社区重点学校,只是部分人总是带着有色眼镜诋毁我们。似乎觉得本来我独享的口碑资源被你分走了一杯羹,心里不爽。各种嘲讽冒酸气的发言就冒出来了。甚至小学的论坛上也有部分低素质的家长一味地强调本校老师好,Z有经验。似乎新校区都是一些次品,水平不够的老师来练手的。太可笑了。

我就是挺看不惯这种人,好坏都是相对的,至于你孩子入学碰到具体哪一个班主任老师都是运气和随机的。学校的资源配给是平衡的,不可能完全倾向于某一个校区,毕竟老校区也不是省委市委家属院生活区,也是普通居民。所以讲孩子学习还是多靠自己父母,外界的环境和学校不是我们个人所能左右的,不能把宝全押在学校老师身上。

本帖Z后由 珞珈女孩 于 2017-6-21 11:54 编辑

上一页
2/2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