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食物霉变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照理来说,应该是绝对不可以吃的,但是有些人就为了不浪费粮食,舍不得扔掉,会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例如高温杀菌,但是要知道像黄曲霉素这样的致癌物是高温也杀不了的,然后还是继续吃掉已经发生质变的食物,其实或许短期内你不会发生什么问题,但是长期下去,你的健康隐患是非常严重的。毕竟黄曲霉素是目前所发现的Z强的生物致癌物,实验表明,其致癌所需Z短时间为24周。
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发霉的有大米、花生、玉米、糕点之类的熟食,当这些食物的表面都发生异样的变化时,就说明已经是霉变了,霉变大米表面呈浅黄色、浅灰色或绿色等,其质地也变得松软,易于捏碎;花生米发霉后,剥去红衣,颜色变黄;存放时间过久的糕点,其表面可能出现绿色、白色或黑色的斑点;吃剩的馒头、饭菜保存数日后,其表面可能长出灰白色、黄色或绿色的绒毛样霉菌;并且相应的许多发霉的食物均可以闻到一股很明显的霉味。大量资料证明,在高温的东南和中南地区,此类污染尤为严重。
像大米霉变之后,巴氏消毒(80℃)都不能破坏其毒性的黄曲霉素。如果使用霉变大米很容易就引起黄曲霉素中毒症状,临床症状有发烧、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有的还会引起急性中毒,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中毒症状,严重者死亡,慢性中毒者严重的话还会引发肝癌,2到3个月后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脾大,腹水,下肢浮肿以及肝功能异常,并且还有可能伴随着心脏扩大,肺水肿,甚至是痉挛,昏迷等现象,多数患者还会再晚期出现直肠、肝、胃大出血的症状,极为严重。像胃肠道疾病和肿瘤的发生也与霉菌素污染食物存在一定的关联。
霉菌多属于需氧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氧气,所以瓶(罐)装食品在灭菌后,充以氮气或二氧化碳,加入脱氧剂、将食物夯实,进行脱气处理或加入油封等,都可以造成缺氧环境,防止大多数霉菌繁殖。例如肉类食品,在0℃的低温下,可以保存20天不变;年糕完全浸泡在装有水的瓷缸内,水温保持在10℃以下,即可防霉变。虽然防止霉变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要去除霉菌素的方法是有限制的,所以,一旦发现食物霉变,应该立即扔掉,切不可因舍不得而伤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