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咵房
天外大飞仙 大学一年级
hitawang

房地产蓄水池的办法是周小川和楼继伟这些人搞出来的。话说我有时也感觉这些人也还真有点技术,货币超发多年,基本引流和锁死在房地产市场里面,生活物资这些年通胀并不太严重。

房地产要高位稳价是很难的,它并不是一个静止的市场,而是源源不断的有新货上市,需要相应的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才能稳价。

事实上现在去杠杆是真心的,原因是不得不,企业,ZF和居民这三头牛都扛不动了,庞氏借债特征很明显,都靠展期,借新还旧吃银行。所谓凭本事借来的钱,为什么要还??风险全在银行系统,管理层也感到有点怕。

典型的案例,去年万达在去杠杆,首富被搞得满头包。下一步国企也要大力去杠杆减债。今年中央铁路建设的投资也减少了,地方的基建和水利工程,也会逐步缩减下来。Z近你看到有上市公司老板跳楼了,这一切才刚刚开始,三年攻坚期,这类事会成为常态。借钱时候很轻松,还债很痛苦。

房地产是上一个十年的主要游戏,但是下一个周期的游戏到底是什么?目前没人能看出来。现在炒作的什么移动互联网,电动车之类,感觉都不靠谱。只有AI机器人似乎还有点希望。我感觉管理层现在也有些茫然,找了十年,真没找出靠谱的经济作物来提升整个农场的效益。

“打土豪,均贫富”是个选择,到底会不会这么做呢?很难说。毕竟这个要伤筋动骨,有革命性了。

本帖Z后由 天外大飞仙 于 2018-2-4 22:50 编辑

hsh520 禁止发言

内容被自动屏蔽

yaya_skywolf 博士后

跑在债务上的国家,自己放血给自己喝。

yaya_skywolf 博士后
hitawang

增发了这么多钱,但是市场上钱的流动性还是很差,因为房地产都吸走了,印100个,吸走80个,市场上还是20个在流通。所以造成现象就是统计数据上钱看上去很多,但是普通消费领域却看不到什么钱,老百姓花钱比以前更谨慎。这就是为什么房子涨,工资不涨的原因,因为生产力满足需求的速度是相对稳定的,不是你印100个了,大家都有钱了,就能涨工资,大家去买房买车了。而是,印了100个,为了避免通货膨胀,让刚需的房子,教育,医疗,把钱吸走一部分,剩下的那部分来刺激经济。但是国家没想到,房子涨他妈太快了。经济没刺激到,反而把房子刺激到了。这其实就是不务实的经济发展策略导致的恶果。经济发展及其不平衡。

用概率就能推算出来,得意上很多人的房贷基本都占家庭月收入的40%左右。剩下的60%,也刚好够生活,教育,医疗,汽车,旅游的开销,想要保证这种生活质量,就要保住收入,稍有闪失,生活质量就要倒退。

我从《漫步华尔街》的书上统计数据来看,和推荐的投资方案来看,美国人投资组合中房子只占30%以下,股票超过50%,闲散资金5-20%之间。而我国现在的情况,资产50%都是房子,股票估计也就20%左右,剩下30%是固定存款。所以,别看印了这么多钱,想刺激经济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好的硬实力,印再多钱的也会被房子,医疗,教育吸走。

做生意的人会发现,比如炒花饭的,以前5快钱一份的生意挣钱还挺舒服的,现在10块一份,挣的还不如以前多。

为什么看病越来越贵?因为制药,医疗设备进步,都是大规模举债带来的,这些钱可是要还的!

为什么房子越来越贵? 因为城市发展,需要基建,需要企业,这些都要举债靠投资带来的,地产直接反映了债务,土地偿还债务,工资偿还土地。

为什么教育越来越贵?因为,教育,土地,工资,这是一个环上面的,一个涨必然带动整个环上面涨。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小金融打电话说给你贷款?信用卡愿意让你刷? 说明市场上的钱流不动啊,让你花啊,但是你敢花嘛!

为什么大银行对个人都是让你存,而很少贷款给个人? 就是因为银行一方面缺钱,一方面又受到严格监管,他们不敢随便贷给个人,只能通过信用卡渠道和其他渠道把钱贷出去。(信用卡其实就是刺激消费用的。因为信用卡账期只有1个月,再怎么玩也就1个月,还不起的马上就可以被发现。但是银行贷款给个人就可以好几年,你还不起了还可以跑路,这个风险是很高的。银行不做只有小金融公司做了。就是因为这些小金融公司的体量也受国家控制,所以国家也不担心,吃亏的只是个人。

所以你看中国经济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循环,只所以你没受太大影响,是因为ZF参与了这个经济再分配,企业补贴,工作岗位补贴,教育补贴,税收补贴。ZF通过经济手段把这个债务周期无限制拉长,就好比给经济打了麻药,你感觉不到那么疼。所以,中国为啥那么多僵尸企业还或者,你放在西方国家,僵尸企业就是伪命题。通用那么大的企业说破产保护就破产保护,那么多百年企业在经济危机面前说倒闭就倒闭。中国为什么那么多央企倒闭不了,就是因为ZF再分配。这点也要感谢我们的ZF,我们很多企业不用那么用心,也能活下来。

ZF现在去杠杆,意思就是不想再这么用印钱的方式刺激经济了,想让经济自己良好运转,这导致的结果就是,麻药用多了,突然不用了,肯定会疼的,就是经济肯定会倒退,但是这个倒退ZF会严格监管,发现退的厉害了,侵害了民生(医疗,教育,食物)就会打一针。这也就是定向的意义。要做好倒退的准备,敢随便举债的要小心了,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的要小心了。

Z后给个个人建议,就是自己没本事的,再怎么样,也要找个工作,有了工作就参与了这个再分配,就死不了。别没事自命清高,不上班还大把花钱的,然后说现在钱不值钱,用掉Z划算,这都是傻子干的事情。越是穷,越是要上班,要储蓄,要积累。

我推测经济发展会侧重医疗,教育,食物领域,这些领域的从业者会变多,收入也会变高,ZF补贴更加合理,老百姓在这三方面支出会降低,房价会稳定(地方ZF举债也会降低,土地价值也会降低),老百姓的支出占比发生变化,用于食物,住房改善生活质量的支出变多,消费由被动,便的更主动,手里用于投资的钱会变多,股票市场调整区域合理,企业融资发展更得更合理。

本帖Z后由 yaya_skywolf 于 2018-2-5 04:08 编辑

assen920 小学六年级

恭喜楼主解除封印,强势回归

assen920 小学六年级
yaya_skywolf发表于 2018-02-05 03:13 回复 hitawang 的帖子增发了这么多钱,但是市场上钱的流动性还是很差,因为房地产都吸走了,印100个,吸走80个,市场上还是20个在流通。所以造成现象就是统计数据上钱看上去很多,但是普通 ...

说的很有道理。灼见!

二鬼 博士一年级
大禹大禹发表于 2018-02-04 15:21 牺牲掉的是广大老年人和保守的中产,因为没有激进的投资策略(炒房对老年人来说算是激进)辛苦半生的财富被稀释,本来条件不错的准备攒点钱养老的家庭,身边太多存款百八十万的叔叔阿姨以为可以有一个安逸的晚年 ...

这个我是很同意的,以前的存款感觉不值钱了,连保险都觉得买少了,感觉去买点保险求心理安慰

带你去看雪 初中三年级

供给侧改革也会从人事方面改革,看看部队的调整,看看取消部分武警。留钱的道理一样。我们才富10年,我们居安思危的意识已经没有了。未来Z可能提价幅度是医疗,随便一个疾病。几年的钱就没有了,留钱防身。任何时候都对的呢。现在有大病,好多人借钱。筹钱就看出来了。救自己还需要自己。

尼克狐尼克 博士一年级
yaya_skywolf发表于 2018-02-05 03:13 回复 hitawang 的帖子增发了这么多钱,但是市场上钱的流动性还是很差,因为房地产都吸走了,印100个,吸走80个,市场上还是20个在流通。所以造成现象就是统计数据上钱看上去很多,但是普通 ...

转的要注明

yzt89 大学四年级

貌似很有道理

Valje 高中二年级

打黑除恶那一段的描述居然和“老蛮”的观点如出一辙,看来这事儿,有点眉目了。。。

hitawang 大学二年级
yaya_skywolf

我的看法基本和你一致,但是表达能力却差你一大截。国家在战略层面会尽力管控,咱老百姓跟着国家步子走就行。至于投机取巧的事让那些胆肥的搞。在坛子里学习了很久,曾经也想向各位大神学习,学着投资下房产。无奈口袋票子有限,不想太降低生活品质。还是规规矩矩赚点小钱过日子算了。

hitawang 大学二年级
天外大飞仙

你的描述还是太过悲观。咱们ZF什么风什么浪没经历过。不要怀疑ZF的决心和执行力。大家多做做对实业有益处的事,认真上班,出去旅游消费,给自己和家人买些商业保险,有钱的老板多投资高科技行业多支持支持创新。大家聚在一起不再是讨论谁谁家有几套房的那个时候,咱们国家经济也就走向正轨了。

天天蓝楼 初中一年级

内容被自动屏蔽

向上向善 博士一年级
天天蓝楼

非常同意,手上的刀割自己的肉?有几个人能做到?

大禹大禹 小学四年级
二鬼发表于 2018-02-05 07:16 这个我是很同意的,以前的存款感觉不值钱了,连保险都觉得买少了,感觉去买点保险求心理安慰

所以每个时代都有被牺牲的人

lblpp123 硕士一年级

一帮蛋疼的人讨论经济。国际上唱衰过多少年中国经济,记得以前有个词叫硬着陆的么?然并卵。中央有的是办法,崩盘那天,就是执政危机的那天,起码这20年不会到来,所以该吃吃,该喝喝,走的时候不留遗憾,至于下一代的生活品质,我只能呵呵了。

还有房板,就是讨论房子,城镇化还在进行中期,武汉二环地卖完,操那些心,二环内房子不愁跑不过稳健理财。还有M2那个总量和增长速度,房子是不用操心的。

yaya_skywolf 博士后
lblpp123

繁荣的人是看不到衰退的。

hggc5087 博士一年级
lblpp123发表于 2018-2-5 16:30 一帮蛋疼的人讨论经济。国际上唱衰过多少年中国经济,记得以前有个词叫硬着陆的么?然并卵。中央有的是办法 ...

伪专家都很自信。

wang121717 大学四年级
Valje发表于 2018-2-5 09:57 打黑除恶那一段的描述居然和“老蛮”的观点如出一辙,看来这事儿,有点眉目了。。。

什么观点?说来听听

上一页
2/3
下一页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