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咵房
坨一坨的爸 博士一年级
黑名单上的人

sorry,拼音输入法惹的祸,你标个原创啊。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坨一坨的爸

有一小段借用了某单位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工程师,费远同志的爆料,不敢写上原创二字。

坨一坨的爸 博士一年级
黑名单上的人

好的,版权意识强,内容有料,点个赞。

Band 小学六年级

希望武汉发展越来越好

暴风退 初中一年级
黑名单上的人发表于 2018-05-22 14:36 2014年国家出台了推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规划、政策,也由国务院部委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

这才是明白人

暴风退 初中一年级
格子衬衫的阿牛发表于 2018-05-22 13:03 当初三星电子落户西安就是看中西安给的优惠政策,土地和西安电子科大源源不断的毕业生。由于三星的投产,带动了产业链企业的聚集,西安成了存储器产业链Z齐全的城市之一。

你以为集成电路是比特币挖矿冯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CFL15327105504

昨天在另外一个帖子里,还有人在喷,看空我大武汉,就在昨天我回帖的同时,武汉天河机场正在卸载一台5个多亿购买的设备,荷兰的光刻机,世界顶尖技术,欧盟以前限卖中国的高尖设备,就是咱们武汉国家存储基地购买的。让人振奋啊!!!

3tigers 大学三年级

先搞起来再说

余文杰 大学一年级
憤怒的小馬发表于 2018-05-22 13:49 三峡发出来的电不是供武汉使用的,是外发供华东/华南区域使用的。武汉的用电主要来源还是火电。

我也正想说三峡主要是供应上海的。中介的文化是硬伤,唉

jeewah 小学六年级
month

确实,这才是根本原因。感谢省市ZF代表全省、全市人民默默填坑武汉新芯十年。

越来越好123 高中一年级
黑名单上的人发表于 2018-05-22 14:47 靠,打这么多,没人点个赞???

我赞了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越来越好123发表于 2018-05-22 17:50 我赞了

好,我记住你了

潘帕斯的兔子 小学六年级
黑名单上的人发表于 2018-05-22 14:36 2014年国家出台了推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规划、政策,也由国务院部委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

学习了

hehe840853 小学一年级

武汉的只能在中西部比比,跟沿海产业链根本没法比,地理位置决定的,很多企业愿意在长三角3线城市投资都不会去武汉,物流、效率都太慢,沿海200公里都能找到进出口码头/代工厂/供应资源。武汉只有人,而且高端人都被沿海吸走了。

willow徐 高中一年级

赞赞赞

门修斯和小桑 小学三年级

贵州更合适,苹果都搬那里了。当初公司做的传播,老板想出来的点,四季如春,降低用电成本。

digipig 初中二年级
黑名单上的人发表于 2018-5-22 16:54 回复 CFL15327105504 的帖子 昨天在另外一个帖子里,还有人在喷,看空我大武汉,就在昨天我回帖的同 ...

特意百度了一下光刻机,似乎中芯国际的那台是更高级的版本。7纳米的EUV,武汉的这台是9纳米,精度低一档。

另外似乎还有保留条款,只能用于,那个,外资企业的生产,不能给国内企业商业化生产芯片。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digipig 发表于 2018-05-22 20:59

特意百度了一下光刻机,似乎中芯国际的那台是更高级的版本。7纳米的EUV,武汉的这台是9纳米,精度低一档。

另外似乎还有保留条款,只能用于,那个,外资企业的生产,不能给国内企业商业化生产芯片。

是的,说明您是用心在考虑这个问题了,谢谢您的回复,我现在只做一个简单答复给您,明天再详细编辑一下细说!上海的确实是7纳米的设备,而且还比武汉的贵,但是那台设备也可以是个坑,比武汉这台早一代,确实是7纳米的技术,理论上依据瓦森纳协议,卖机子给中芯,欧盟是不限购的(这个稍后解释为啥不限购),因为他们制造出来的芯片是有保留条款和销售限制的(稍后,我来说一下这个限制的原因),龙芯,银河都是不可以用的,加上中芯自己也有生产自己光刻机产品,只不过它生产的产品65纳米的合格率仅为百分之60.工艺上28纳米的合格率就更低了,作为国产,应该叫国内生产吧!这样的机子做出的晶圆芯片成品率非常低。加之和ASML又是竞争关系,所以对中芯,荷兰是非常小心的。反观武汉采购的首台,只选择了193主要用于3D NAND闪存芯片的工艺制程。这才是武汉比较务实的地方,普及下:英特尔是28纳米技术,台积电是16纳米技术,三星是14纳米技术,这个排列方式是产品质量和合格率来排的,半导体芯片追求的是成品的合格率。当然,武汉定了不止这一台设备,不知道后面的几台有没有7纳米的!暂时码到这里,se打字很辛苦!

解释:中芯国际听起来TMD就像是我们自己人,其实是个大尾巴狼,彻头彻尾的外资,前不久积极响应特朗普号召,对中兴禁卖芯片的供应商名单里,就有它,这也是为什么中芯国际的买机子其实是不受瓦森纳协议限制的原因,同样的原因,我国自主研发的高尖设备和武器上也绝对不能出现中芯国际的芯片,不仅仅老外不卖,其实我们也是不买的,以前可能有些武器上偷偷的用了一些,但是经过这次制裁中兴时间后,我相信领导人应该是有想法的。我可能说得不太全面,昨天晚上电话和懂这个的朋友讨教了两个多小时,里面有好多东西是不能打出来的,所以说得比较模糊,大家见谅,说好了今天编辑的,如约而编,不爽约,好在楼下也是我的跟帖,我就在跟帖里把中芯国际给大家百度一下吧!谢谢大家点的赞,但是只能说到这里了,见谅!!!!

本帖Z后由 黑名单上的人 于 2018-5-23 11:19 编辑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补充一句,武汉应该是想制作闪存,目前世界上Z先进的闪存芯片是用的25纳米技术的,我倒是觉得武汉前期要做好110纳米或者90纳米高成品的闪存给国人用,就是Z大胜利!

上面是昨天的回帖,后面是补充,大概介绍一下这个貌似国企的大尾巴狼:中芯国际 究竟是什么样企业。说之前让我先喊一句口号:中国的产品,中国的武器,用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芯片,中国人的芯片,全国人民看武汉。

中芯国际,2000年成立,创始人叫张汝京,本来是另一家台湾的代工厂——世大的创始人,当时世大是台湾第三大芯片制造商Foundry,然后被台积电收购了,尽管张汝京不同意出售给台积电,但是拗不过想要尽快套现的大股东:被收购后,张汝京出走台湾,他首选的二次创业目的地是当时具有雄厚半导体基础的新加坡,然而考察后各方面条件没让他满意。次选是香港,当时港府也有一个建设“数码港”的规划,仍然不太满意。第三选择才是上海,上海ZF给他开出了优厚的条件,Z终他下定决心在上海创立了中芯国际。

大家不要再随便抱怨ZF重视半导体太晚了,早在2000年,上海市ZF就已经足够重视半导体产业了,击败新加坡、香港吸引到了张汝京这样的顶级人才。当时的中芯国际在技术上和台积电差距不大,有过发展十分迅猛发展的短暂好时光。然而,随后就遇到了跟台积电的一系列官司。2004年,台积电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调查中芯国际,同时向加州地方法院起诉中芯国际侵犯知识产权,2005年和解,代价是中芯国际向台积电赔偿1.7亿美元并且不再侵权。2006年台积电再次起诉中芯国际侵权,这次官司打到2009年底,Z终中芯国际赔偿2亿美元,被再次要求不再侵权。这个“不再侵权”是个致命杀招,由于张汝京之前创立的世大被台积电收购,所以世大的那些知识产权也都属于台积电了,而张汝京在原有领域创业,自然会利用原有的技术积累,这就不可避免的会侵权台积电。更雪上加霜的是,跟当时的中芯国际比起来实力雄厚的台积电,在世大的原有技术基础上深入研究、融会贯通,把可能的技术演进都申请了专利。换句话说,要想不侵权,张汝京只能把之前在世大的技术积累全部丢弃,从零开始另起炉灶。在台积电的压力下,中芯国际被迫做出过这样的尝试。

为了寻找其他技术路线,中芯国际先后从富士通、东芝、特许半导体、欧洲半导体研究所、英飞凌、摩托罗拉、IBM等机构购买技术授权。这些机构虽然曾经都在半导体产业界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当时他们的Foundry技术已经落后于台积电和英特尔了,然而中芯国际业务只能看看这些落后的技术方向有没有向前演进的可能。结果很不幸,这些技术是真的都没有前途了,再往前走,绕不开台积电的知识产权。2009年底,在台积电对中芯国际的胜诉判决宣判后的当天,张汝京从中芯国际离职。 判决书没有要求张汝京离职,有传言说这是台积电对中芯国际私下的附加要求,毕竟Z终的判决,赔偿金额比台积电Z初的要价低了很多,算是台积电的让步。不过这只是传言,也有可能是张汝京认输了,所有路线都被台积电堵死了,不得不认输。后来的张汝京仍然在半导体产业,不过不再是芯片Foundry领域了。张汝京离开后,不可避免的,中芯国际陷入了混乱,新的管理层的首要任务是稳定人心。于是,中芯国际把重点工作放在那些落后技术的客户开发上,减少了新技术研究的投入。这样到了2012年,中芯国际既严重缺钱,技术上又十分落后,不能给ASML提供什么有价值的技术协助,做不了合作伙伴,ASML当然不会选择中芯国际入股了。从中芯国际角度来说,第一没钱,第二收益时间太久远,眼下公司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都是问题,也完全不应该考虑入股ASML。所以,中芯国际没有入股ASML,是一件完全符合商业运作逻辑的事情,跟瓦森纳协议“对中国禁售”毫无关系。细究起来,倒真有一个可疑之处:台积电对中芯国际和三星的处理差别太大了。台积电在美国起诉中芯国际,但是却并没有起诉三星,只是起诉了梁孟松个人,而且只是在台湾起诉,没有在美国起诉。对比起来,简直可以说台积电完全放过了三星。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三星挖来梁孟松后一步到位,比台积电领先半年进入到14nm制程,这些技术有很多台积电还没来得及申请知识产权,打起官司来取证困难。另一方面,三星比台积电强大太多了,跟中芯国际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耗得起旷日持久的官司,哪怕Z终输了,受损也不会太大,而这期间,台积电自身还要投入资金和精力。所以,综合考虑,台积电选择不跟三星过多纠缠。那么,这里面有没有“对中国禁售”的原因呢?虽然那时候中芯国际的股东都是国际资本,注册总部也在国外,但毕竟实际运营在中国大陆,这一点确实给捕风捉影者留下了把柄。持有“对中国禁售”观点的人是这样解读的:美国借台积电对中芯国际的官司,做到了对中国大陆实质上的禁售,当然也就不需要再另外明确规定禁售了。

这种阴谋论解读,主要基于以下两个事实。第一个,前面提到过,这里重复一下:到目前为止,所有量产的65nm以下制程的芯片,都是用的这个193nm浸润式光刻机,中芯国际同样拥有这全套设备,然而只能做到28nm。第二个,中芯国际现在的28nm制程,工艺上仍然大量借鉴了台积电的技术路线。而且,蒋尚义、梁孟松两位重量级人物在2016、2017年先后入职了中芯国际。按理说,如果现在台积电起诉中芯国际侵权,胜诉的可能性依然很大。然而,自从张汝京离开后,台积电就再也没有起诉过中芯国际。看起来,更像是张忠谋与张汝京的个人恩怨?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十几年前的中芯国际对台积电有潜在的威胁,现在的中芯国际,已经入不了台积电法眼了。

本帖Z后由 黑名单上的人 于 2018-5-23 11:25 编辑

lindon2046 大学二年级

我只知道,现在武钢倒了,东风不行了,武汉发展反而越来越好!

上一页
2/4
下一页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