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拿一个全篇吹苏州的韵鹤轩杂著来证明汉口繁而不华,权威性在哪?现在楼主发这个帖子的逻辑到底是什么?你得论证你的武昌府领先汉口900多年啊,而不是该别人论证。
你拿一个全篇吹苏州的韵鹤轩杂著来证明汉口繁而不华,权威性在哪?现在楼主发这个帖子的逻辑到底是什么?你得论证你的武昌府领先汉口900多年啊,而不是该别人论证。
dysh16发表于 2018-06-22 10:52 回复 路人甲宋兵乙 的帖子你拿一个全篇吹苏州的韵鹤轩杂著来证明汉口繁而不华,权威性在哪?现在楼主发这个帖子的逻辑到底是什么?你得论证你的武昌府领先汉口900多年啊,而不是该别人论证。
那是现在唯一的史料,你有你贴一个出来嘛。
路人甲宋兵乙发表于 2018-06-22 10:51 ……天下四镇,好像其他三个都在城内吧?
看城大城小,内城外城了,京城的繁华之地不会在中南海。
dysh16发表于 2018-06-22 10:52 回复 路人甲宋兵乙 的帖子你拿一个全篇吹苏州的韵鹤轩杂著来证明汉口繁而不华,权威性在哪?现在楼主发这个帖子的逻辑到底是什么?你得论证你的武昌府领先汉口900多年啊,而不是该别人论证。
需要证明?你是比政治地位?还是比学校教育?还是比城市配套?你要搞清楚封建中国是轻商主义,商业是不入眼的产业,商人的地位和政治待遇也是极低的。
建议你看看广阳杂记,不是你不知道的事情就叫唯一。
dysh16发表于 2018-06-22 10:56 回复 路人甲宋兵乙 的帖子建议你看看广阳杂记,不是你不知道的事情就叫唯一。
你贴出来就是了嘛。
商人地位低就表示城市不繁华了?这是什么逻辑。
这么懒不好学,干嘛让你捡白食
dysh16发表于 2018-06-22 10:58 回复 路人甲宋兵乙 的帖子商人地位低就表示城市不繁华了?这是什么逻辑。
你能不能不要来玩笑啊,说了汉口镇了,哪里来的城?你告诉我汉口城范围在哪里?有几个门?都叫什么名字?
dysh16发表于 2018-06-22 10:59 回复 路人甲宋兵乙 的帖子这么懒不好学,干嘛让你捡白食
我只看见上面写了汉口为什么成了四聚,一共有哪四聚。并不涉及汉口是否又繁又华,更不涉及排名。可能是我读书不精,所以寻求你的帮助,麻烦帮我贴出来,可以么?
我没说汉口城啊,我说的是你的逻辑
“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皆于此焉转输,虽欲不雄天下,不可得也。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
dysh16发表于 2018-06-22 11:04 回复 路人甲宋兵乙 的帖子我没说汉口城啊,我说的是你的逻辑
你自己用了城市这个词嘛?汉阳是城市,武昌是城市。汉口只是市不是城市。文言文中繁华是一个词组,繁和华是两种状态。繁是热闹,华是高大上。现在汉口找不出华的记录,也先不到城的记录。你和武昌比啥子城市繁华呢?至于搞白话文后,很多人把繁华浑用词语的本意已经失去了,那时的记录就很难找到真正的意思了。
有督府就证明那个古代那个城很繁华?没想过督府附近都是兵营。,老百姓愿意和大兵住一起?
dysh16发表于 2018-06-22 11:07 回复 路人甲宋兵乙 的帖子“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皆于此焉转输,虽欲不雄天下,不可得也。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 ...
这不就是我说的么?1只说了汉口怎么就聚了。2只说了一共哪四聚。这段话哪句涉及了汉口华的内容?哪句涉及了排名先后?
汉口的港口贸易运输业颇为发达,成为我国内河Z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吴琪诗)状其景,“居民填溢商贾辐楼,为楚中第一繁盛处”。颇能反映其繁盛。清乾隆年间,汉口更盛于世,仅“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
dysh16发表于 2018-06-22 11:07 回复 路人甲宋兵乙 的帖子“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皆于此焉转输,虽欲不雄天下,不可得也。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 ...
另外,如果深究“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这句,其实人家也是说苏州地区更热闹。
我说的城市是指你的逻辑不对,通指所有城市。
dysh16发表于 2018-06-22 11:11 汉口的港口贸易运输业颇为发达,成为我国内河Z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吴琪诗)状其景,“居民填溢商贾辐楼,为楚中第一繁盛处”。颇能反映其繁盛。清乾隆年间,汉口更盛于世,仅“盐务一 ...
你注意这段的几个关键词。第一内河,第二繁盛,第三楼堂馆所。
你把这些地方的都叫苏州地区?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