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大学毕业,在武汉折腾了三年,挪了几次窝,每一次都很累很幸苦,Z后么得办法,12年找哥借了20万,自己拿了近十万,买了人生第一套房。
由于在首义路上班,Z开始关注的都是附近的房子,Z好走路上班的地方,错过了紫阳之星的新房,关注方向主要为二手房,根据买过房子老哥的意见,就买多层楼房,就是没有电梯的那种,得房率高。由于资金有限,公积金只能贷40万,手里只有30万,房子只能看70万以下的。很多小区就自然被踢出了,看过金榜名苑,紫阳金利屋,当时价格过了1万,所以看过后就没有再看。
12年初看了一套汇文新都的房子,刚装修的婚房,也是我看的第一套房子,价格是93平64万,各方面都符合预期,上班近,房子新,价格合适,由于是第一套看的,没有过对比,在考虑中很快就被预定了。
后来在同小区看了好几套类似的,价格都标到了71万左右,Z后不得不放弃对这个小区的关注,由于附近的价格都比较高,Z后不得不扩大看房范围,当然不可能往中南这些地方看,只能往武泰闸看,看过郁新花园,城南新居的房子,价格还是偏贵,当时白沙洲高架快要修好了,7000多一平,只能买到90平以内的,看过的几套都不太满意,不想接受房龄超过10年的,所以白沙洲其它小区都没有考虑。
没有办法,只有继续扩大看房范围,然后看到了南湖,当时的南湖其实没有那么的堵,上班20分钟左右,门口有车直达上班路上的小区是主要关注对象,宝安花园,中央花园,新大地家园,华锦花园,虹顶家园的都看过,价格基本上都在预期范围内,由于没钱装修,想直接拎包入住,所以看中了一套相对装修不错的,就是楼层有点高,没有电梯,只能克服困难了,毕竟还年轻。
过户还是比较顺利,原房东都是武船的领导,比较知书达理,好多手续都是他们夫妻开车带着一起办的,看房了大半年,过户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中介费有点心疼,百分之1.5,费用快1万了,他们基本上都没干些啥。
现在想说说六年后的感悟吧,Z开始买房的时候考虑的是上班近还有方便,Z开始两年确实是的,还有我当时知道小区门口要修地铁7号线,而原房东不知道,但是入住两年后,开始修地铁,南湖也越来越堵,上班起床越来越提前,还是有点小后悔,时间都在上班路上了。
当时没有太考虑过学区房概念,中介带我们看过小学和中学,只知道上学方便,10分钟内走到学校,后来没想到的是南湖中学越来越好,我们小区无意中竟然成为了还算不错的学区房,在所有自己看过的房子中,升值竟然是Z高的,前门7号线,后门12号线,这个也是没有想到的,觉得当初自己知道7号线已经很牛了,12号线的规划也属于一种运气吧。不过这属于自己的唯一住房,不可能卖,所以不存在升值这一说。
说说自己后悔的吧,由于当时资金有限,买的是两房,家里有小孩了,长大后不能还是跟着父母奶奶睡,这个比较尴尬,由于南湖一小和二小的政策,只能买更大的房子,不可能卖掉现在这套再换大的了,只能强迫自己再买一套。当初买房的时候只看准了公摊小,实得面积大,94的房子83的实得面积。可是房型不好,只有两房,30平的客厅餐厅,10多平的厨房,也是没谁了,当时12年的新房虽然实得要小,但是90多可以做小三房。
说说自己的现状,去年底,房贷还完了,是的,没有看错,提前还的贷款,当时用的公积金,百分之四点多的利率,硬是在父母的强大压力下,把钱还给了银行,我有过抗争,因为我买理财都是百分之五点几,父母听不下去,觉得欠钱就有负罪感,觉得给银行利息很亏,这其中也有我的懦弱有关,也或许是和我前年买车有关,也和自己不懂经济有关,前年手里头有30多万,本来想买房的,算算二套房首付百分之五十,钱有点不够,就买了车,打算过两年再换大点的,没想到16年一波疯涨,基本上买房的希望破灭了,现在心理都一直郁闷,买房计划估计需要推迟五年了。
关于未来,可能五年后会存够二套的首付,如果那个时候买不起的话,就只能把现有的房子改装成三房了,如果买的起,就只能再奋斗个十年,这也算当时没有咬咬牙买大房的悲哀吧。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完我写的,有的话给我提点意见吧,我现在该怎么做?怎么规划未来?
楼主正在参加
http://www.dey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848751
开帖晒一晒买房经历,神秘大奖周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