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学童

两岁左右的孩子总喜欢打人怎么办?求探讨~求深入

110回复 阅读 53021

本帖Z后由 sesamezz 于 2012-7-27 10:22 编辑

一不小心上首页了搞个图片闷一下下

分 一 个 线

昨天回去后,爷爷说她自己有意识的说不能打人了。并且我也主动的和爷爷说以后不要再跟她玩打人的游戏了,在家里这样玩孩子觉得是喜欢的表现,所以在外面也就无意识的打人也是觉得喜欢小朋友的表现,但是现在都是“皇帝”级的小爹,打了哪个都不高兴,也不能打。家里的阿姨同时也表示会好好管教咯~~看成效吧。

昨天晚上带她出去玩了,好好观察了一番,有一定的进步,学会了和别人打商量,但是对她自己特别想玩的玩具,要是别的小朋友不让的话,她还是动了一次手~~ 我马上制止了她并且板了脸说她不对。回家的路上,和她总结了晚上的行为,表扬肯定了她会主动和小朋友们打商量了,希望她能再努力改进打人的毛病~她也高兴的答应了。再观察吧~唉~偶现在都有点怕带她出去玩咯~

偶家孩子两岁两个月了,Z近发现她越来越喜欢动手打人了。在家里爷爷喜欢逗她玩,总是要她打爷爷,然后爷爷装成很疼的样子,孩子就蛮高心的疯笑咯。慢慢的孩子打人的行为就多起来了,家里的阿姨管她,她不高兴就把的阿姨二下。比如孩子洗澡,喜欢玩水咯,然后阿姨抱她起来,她就往阿姨手上“啪”“啪”。我下班回来,一进门,她看到我很高兴,手一上来就住我身上“啪”几个,嘴巴里还说着“打妈妈”,我问她,你怎么打妈妈啊?阿姨帮着她说“她是高兴看到你回来了”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她就喜欢动手咯。在外面,那她看到小朋友什么的,无论是抢玩具,还是人,她Z开始的就是动手,批评她不对后,她才会再和别人小朋友说:“我们换玩具玩吧!”可是别人都被打她了,哪个还愿意跟她玩哦~~我现在就特别怕别的孩子孤立她,不和她玩。她昨天晚上,想玩别人的电动玩具车,直接一屁股坐上去了,玩具车的小主人回来看到她坐在上面,二话不说就想推她下来,她直接就给了别人一下,然后那孩子也回了她一下,他们二个人就这样你一下我一下来打~~Z后看着不对头,才被强行拉开的~~ 这一幕我都是站在远处看到到,当时是阿姨带着她在玩,后来她跑到我这身边来一点事都不像发生过,我就问她了:“你打人对不对?”她主动承认错误咯~~但是一点诚心都没有,看着她的样子,又想到她这些时手散的毛病,我的无名火就直往上窜~~然后非常生气的教育了她一番,还打了她的手~~Z后让她哭着一路回了家~~

想着孩子这动手的问题,我就深深的觉得内疚及自责,没有教育好孩子~~问下各位麻麻~~有啥好的方法让孩子把这问题改过来吗?我真担心她这样下去,明年上幼儿园怎么办哦~~手散的孩子不会有朋友滴

32楼的说得也对,可我怎么把那楼连接到这里来呢??哪个教教偶这只看贴少发贴的菜菜。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sesamezz 硕士一年级

这是偶在其他地方找到的一篇关于孩子喜欢打人的原因及解法方法,也不晓得怎么运用咯~~

1.来自环境

宝宝具有模仿的天性。父母给他提供什么样的环境,他就会不加选择地吸收周围环境给予他的一切。宝宝模仿的对象来自小伙伴,电视电影等各种媒体,也来自他周围的成人。宝宝不仅模仿电视节目中看到或者平时在周围环境中看到的各种攻击性行为,对于成人之间那些带有玩笑性质的“攻击行为”,他也因无从分辨而不加选择地模仿。比如,为了逗宝宝开心,有的父母可能会假装打宝宝、咬宝宝,或者以其他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来逗宝宝等等,这样就无形中给了宝宝一个印象,打人咬人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或者是一种表达喜爱之情的方式。

2.来自父母不恰当的态度

第一次发现宝宝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如果父母处理不当,就可能强化宝宝的这种行为。比如,当宝宝第一次出现打人、咬人等行为时,因为宝宝年龄小,成人往往觉得十分有趣,从而惊喜地与家庭成员议论“哦,宝宝会打人了!”者以其他赞赏的姿态来面对宝宝,比如,当爸爸的可能会很欣赏地对宝宝说:“好,再来一下!”父母的这种反应就会给宝宝一种误导,无形中强化宝宝的这种攻击行为。

3.出于减缓压力的需要

对于比较小的宝宝,由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因此,他常常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也因此无法释放因为无法有效与人沟通而带给他的压力,于是他只有通过咬人、打人等方式来激怒或欺负他的玩伴,借此释放来自他内心的压力。

解决策略

1.找出宝宝行为的根源

宝宝欺负别的小朋友大都因为他心里不太痛快,或者没有安全感所致。还有一种原因则是宝宝不懂得正确的交往方式,或者玩耍时没有分寸,以致无形中伤害了别的宝宝。因此,当获知宝宝欺负别的小朋友时,父母第一步需要做的事情不是埋怨批评宝宝,而是应该蹲下来,温和地与宝宝谈一谈,了解他欺负别人的原因并站在宝宝的立场考虑,看看宝宝是不是受了委屈了?宝宝是不是根本就无心要攻击他人?是不是宝宝不明白该以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是不是宝宝玩耍时没有把握好分寸?在了解宝宝的基础上再根据宝宝的情况冷静地处理问题。然后给宝宝讲道理,并告诉宝宝正确的处理方法。

2.不要以暴制暴

要防止宝宝产生攻击行为,父母要给宝宝一些正面的示范,首先,不管宝宝表现如何,父母不要打宝宝。不论对于几岁的孩子,打永远是Z坏的选择。父母打孩子的时候实际就是在用行动告诉他:暴力可以解决问题,强大的可以欺凌弱小的。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无论如何,攻击性行为是不受欢迎的。此外,父母还应经常抚摸、拥抱或者亲吻宝宝,让他明白,只有这些方式才是表示友好的恰当方式。

3.从侧面教育宝宝

当发现别的小朋友有攻击性行为时,父母可以平静地在宝宝面前议论一下所见到的事实,借此告诉宝宝攻击行为是不受欢迎的行为等等。

4.教给宝宝正确的交往方式

宝宝成长的过程,就是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过程。入园、入学、逐渐独立走向社会,无论哪个关口,宝宝都需要和周围的各种人群打交道。社会不会为宝宝而改变,因此,如果缺乏人际交往的技能和能力,他就会面临很多困难。这么小的宝宝打人虽然不会给人造成伤害,但成人不正确的态度会无形中强化他的这种行为。父母要鼓励宝宝通过语言来表达他自己的需要。每当宝宝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就要及时给予鼓励,以强化他的这种行为。

5.淡化宝宝的攻击性行为

一旦宝宝发生攻击性行为,父母不必大惊小怪地大声呵斥,以求尽快息事宁人。父母的过激反应可能给宝宝心理上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或者让宝宝误认为这是吸引父母注意的一种有效方式。当然,父母也不要以赞赏的姿态面对宝宝,这样会强化宝宝的攻击行为。当宝宝比较小时,父母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假装对宝宝的行为视而不见,达到淡化宝宝这种行为的目的。有时候,宝宝打人仅仅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因为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没法更好地表达自己,另一方面因为他的某些经验表明,攻击性行为是获得关注的重要手段,于是他会不断采用这种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6.避免唠叨

一旦发现宝宝有攻击性行为,父母只要把不能打人咬人的道理讲给他听就可以,无需一味地唠叨。唠叨于事无补,甚至会让宝宝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

7.不要因噎废食

如果家里有个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很多父母为了避免麻烦,可能会限制宝宝与小朋友交往,但这不是值得推崇的方法。如果父母限制宝宝与别的小伙伴交往,宝宝的交往能力就得不到提高,他就越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这对戒除他的攻击性行为根本不会有任何帮助。

8.进行心里疏导

让宝宝明白你仅仅不喜欢他的攻击行为而不是他本人。引导宝宝正确面对错误,学习体会别人的情绪,并承担后果。通过故事或者事实教育宝宝,如果他欺负别的小朋友,别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让他学习体会他人的感情。当宝宝学着改正或表示要改正时,一定要及时鼓励他,给他足够的信心来改正错误。不管宝宝犯了什么样的错误,父母都不要给宝宝他被嫌弃的感觉,而要很诚恳地向他保证,你不喜欢的仅仅是他的错误行为,而不是他本人,即便他犯了错,你依然爱他,并且相信他会很快改正错误。

9.为宝宝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与成人相比,宝宝的行为更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实践证明,在一个有多种多样玩具、充裕的玩耍时间及良好气氛控制的环境中,孩子的攻击行为会大大减少。因此,家有小暴君的父母应提供足够的空间、玩具、书籍和其他娱乐器具等供宝宝选择。在选择玩具与娱乐器具时,父母应尽可能避免选用刀枪等明显有攻击倾向的玩具。

10.加强亲子沟通

每天抽出一些时间与宝宝沟通,通过沟通可以准确地了解宝宝的情绪,此外,也可以通过讲故事、聊天等方式向宝宝表明你的立场。如果宝宝有进步,应立刻给予鼓励,以增强他的自信心。

11.去除攻击性行为的奖励物

宝宝采取攻击性行为的目的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某种“利益”,因此,要遏制宝宝的攻击性行为,父母一定不能让他得逞。比如宝宝抢走小朋友的玩具,那么父母一定要坚持将玩具还给小朋友。如果让宝宝继续拥有他靠暴力获得的玩具,那么这个玩具就成了他攻击性行为的奖励物,这无形中相当于鼓励了宝宝的攻击行为。当宝宝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处理时态度一定要鲜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孩子意识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12.让宝宝体验攻击性行为的不良后果

2-3岁的宝宝还缺乏用语言准确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因此,对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来说,我们很难询问出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父母可以尝试让宝宝参与角色扮演游戏,让他分别扮演父母、老师、受攻击的小朋友等等,引导宝宝想象受害者在受到攻击后的感觉和心情。在游戏过程中,父母可以对宝宝进行有效的引导,同时也通过游戏深入地了解宝宝的内心世界,找准宝宝攻击性行为的症结所在,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13.让宝宝多参与有固定规则的游戏

带宝宝玩一些他喜爱的诸如棋类、打弹子、玩扑克牌、投球等具有竞赛性质和固定规则的游戏,通过游戏提高宝宝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如果宝宝能遵守游戏规则,父母可以奖励宝宝多玩一次他喜爱的游戏,奖励宝宝看他Z喜爱的动画片或者给予宝宝别的奖励。在带宝宝参与这些规范游戏时,宝宝时常还会原形毕露,因此,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宝宝逐步减少犯规的次数,直到宝宝学会完全自觉地遵守规则。等到宝宝能比较好地控制自己情绪以后,父母可以请宝宝的小朋友合作,和宝宝一起做游戏,增加宝宝游戏的乐趣,同时也让宝宝接受小朋友的监督,更好地学会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

14.让宝宝多接触些比较宁静的活动

这类活动比如涂鸦。如果2-3岁的宝宝不习惯用笔画画,没关系,让他用手指画好了。一开始,宝宝可能乱涂乱抹,动作幅度越来越大,Z终一发不可收拾,以至失去控制,宝宝可能又要开始他的攻击行为了。每当宝宝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时,父母可以抓住他的双臂,使他平静下来。等到宝宝学会用手指画画就可以训练他用手掌涂色了。用手掌涂色可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因此,一开始可以让宝宝把画板放在桌子上面,做Z简单的涂色,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增加画画的难度。父母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这项活动的重点不是激发和鼓励宝宝如何去进行想象和创造,而是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

15.给宝宝一些良性的心理暗示

当宝宝开始他的攻击行为的时候,父母可及时提醒宝宝:“宝宝能管住自己!让我们看看宝宝怎么管住自己。”父母的信任与提醒可能让宝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学会开始控制自己的情绪。

16.教给宝宝渲泄情绪的正确方式

烦恼、挫折、愤怒这些易于引起攻击性行为的情感,对于自控力弱的宝宝来说,是点燃攻击性行为的导火索。让宝宝向父母哭诉一番,给宝宝一个可以发泄内心不满的玩具,或者让宝宝在适当的场合与时间大哭大叫一番,在父母的帮助下,宝宝一定能找到不至于伤害他人而又能有效地宣泄自己不良情绪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从而将攻击性行为降到Z低限度。

liu_egg 高中一年级

很好,很详细

得意的哼哼 大学一年级

大人的教导无方,没有正确的引导,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号!

弗雷婚纱摄影 初中一年级

曾经在火车上也看到过一个小娃被他妈妈抱在怀里。。。很不安分。。。总打他妈妈的脸。。。。很兴奋的样子。。。不让打还在那里哭。。。

几乎忘了 大学三年级

本帖Z后由 几乎忘了 于 2012-7-26 11:06 编辑

什么理论都没用,小孩的表现,取决于环境,尤其是家长对待的态度

大了进幼儿园,2种可能性

要么真的很强悍,当个老大什么的,除了偶尔老师家长投诉,就是相好的朋友少

要么就是强中自有强中手,从吃亏中学习到新的表达方式,也是很有可能

孩子是一张白纸,你真的想画上个记号后搽掉重新再来?

我认为不可能

所以让他在将来自己的社交中慢慢摸索吧!

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你一贱我就笑 高中一年级

本帖Z后由 你一贱我就笑 于 2012-7-26 11:26 编辑

一定要灭下来

要不以后长大了伸手成了习惯,一次两次占便宜,但总有一次会吃亏的!说不定还是暴亏!

Z好的办法是拿戒尺打手,一定要心狠,这是为他以后好,直到他知错,前提是必须要知错!

xsloveww 硕士一年级

应该先跟家里的成年人(包括那个带她的阿姨)认真的谈一次,比如爷爷装痛来搏她开心是不对的,阿姨的纵容也是不对的,成年人意识到了错误,才能纠正孩子的错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单靠你一个人,绝对不可能成功!

蝶舞重生 大学一年级

和家长教育有关吧 这么小的孩子 也许开始打人是天性使然 但是家长不及时纠正制止 自然发展为习惯性了

whxixi 硕士二年级

我吖也有一点,不过都是大人提醒她打着好玩,她自己无意识也无习惯打人。

风轻小园子 硕士一年级

乐绝对是你屋里教成乐样的好吧!!他一打,爷爷一装,当成个游戏了!!

壮壮APPLE 硕士二年级

小屁孩滴一切不良举动 都是受外界的指引 有意或无意的 父母和身边人首当其冲是罪魁祸首

moonylw 初中二年级

我家宝宝也这样,老是打打打的/:

秋雨cjx 禁止发言

内容被自动屏蔽

木易小芯 硕士二年级

都是被大人误导的,我觉得可以这样,她打你的就是你就回打她几下,问她疼吗,如果她也觉得疼,就教育她说别人也会疼,让她记住以后不要打别人

shadow123 初中一年级

怎么办,我们家的一岁三个月,现在也有这种趋势了。

白色涟漪裙 硕士一年级

一定要灭下来,不然你等着赔钱吧!现在家里都是特宝儿,小太阳,你家的要是咬了或者打了别人家的,去趟医院你就知道厉害了!

totoiod 大学一年级

我们家1岁7个月,今年五一回的武汉,回来后就发现她爱打人,打大人很使劲,啪啪响,训她,打她,教育她都没用。在楼下跟其他小朋友玩,没一个逃脱她的毒手,只是手不重,感觉她跟别人打招呼的方式就是打别人一巴掌。她只打比她小的小孩,比她高的小孩她从来不打。现在在楼下名声都臭了。

我们大人也很着急,二楼说的办法早就试过也没起什么效果。后来我上网查了下,小孩子有攻击性可能是铅超标。过几天准备带宝宝去做微量元素检测,如果真是铅超标,那就要吃药去排铅了。

教育小孩真是一个大难题啊!

sesamezz 硕士一年级
几乎忘了

呖,说的有道理咯~~孩子爸爸在外地咯~~~家里老人带,我自己又工作又带孩子的有时感觉力不从心咯~~唉~~偶自己也得反思反思教育咯。

sesamezz 硕士一年级
你一贱我就笑

我家的是姑娘,怕搞狠了,以后她就怂了~~这度还真难得把握啊

查看更多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