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交流为目的,觉得我说得不对的或者过于极端的欢迎指出,有啥共鸣的也欢迎补充。 有的刚刚工作的90后给人一种很叼的感觉,就是那种让人觉得他好像一副很不得了的样子,很装,不好相处。
我是经历过那样的阶段的。刚刚步入社会不太懂得如何与社会上的人相处,并非是在家娇生惯养所以一副了不起的样子,相反是家里人总会说社会复杂人心难测所以对人都会有所防备,给人那样的感觉也是变相保护自己,不是真的自负。真正相处久了其实也会觉得这些90后其实还好的了。 90后和80后的代沟要说肯定还是有的,很多时候真的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虽然不是每个90后都会遇到这方面问题,但肯定还是存在的。
工作久了之后,我觉得即便真的是没什么共同语言,见面主动打个招呼随便闲扯几句也比完全不说话来得好。不说给人留下多好的印象,至少也没必要给别人留下坏印象。Z低限度的礼仪还是讲究下。 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Z忌讳的就是得罪领导了,即便只是个小组长,得罪了他也会担心被他穿小鞋,以后的日子不好过。所以和领导相处也和前面说的80后一样,至少保持Z基本的礼仪。 同事之间可以成为交心朋友,但是和那些看起来老实本分不聪明的同事一定要注意说话交流的内容,不能因为别人老实和别人说话就太随意。聪明人会自动过滤掉一些没太多油盐的话语,老实人就会全都听进去了,也许你很随意说的几句话他就稀里糊涂地直接传到领导那里去了。也许是件很小的事,也许是同事们都觉得无所谓的事,被这些老实人说到领导那里领导就不高兴了,严重的甚至会害你丢掉工作。被这种老实人坑了真心就是日了狗了,感觉自己的智商一下子就被拉下来了。言多必失防的就是这类人。 很多90后刚刚开始工作,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在找工作方面会感到很迷茫,难得找到了一份工作,也许就踩到坑了。
90后频繁换工作,给人一种做事不行,心不定的印象。这方面因素确实有。但是不得不说武汉这样一个一线城市物价三线城市工资的二线城市,大批学生党成为了廉价劳动力,直接拉低了工资水平,正规公司根本不担心招不到人,所以自然也会有大批稀烂公司滥竽充数,坑那些刚刚走上社会的学生党,而且就像流水线一般,流动性非常大却也不怕招不到人。于是有的90后就从这个坑跳到了那个坑,反反复复,给人一种不稳定不踏实的感觉,殊不知这就是武汉的一个特色。 假如公司对你进行了劝退,不要真的傻傻就这么写一个离职表格就走了。
这种时候需要研究的是这个劝退的理由。如果真的是因为你犯下了错误的话,好好和领导商量下,求求情,尽可能挽回这份工作。虽然可能性很低,但还是尝试下。也不是说这份工作真的多么多么重要,能够拉下脸来求情接受他人的嘲讽也是一种锻炼,能够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坚强。同时也能给自己一点动力,记住那些嘲讽过你的人,有朝一日自己有所成,定会把这些嘲讽加倍奉还。以此为目标。而且如果真的自己以后发光发亮了,眼界自然也就不一样了,甚至不屑于再去和那些人计较了。当然如果实在拉不下那个脸去求情也就算了,长痛不如短痛。
如果是公司单方面找理由想要你走,一定要争取自己应得的权利。在你没有犯重大错误的情况下公司想和你解除合同是违法的。想办法和公司迂回并且搜集证据,不要觉得自己是在耍小聪明,既然公司要你走,他们做了初一你就做十五。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上始终是弱势群体,一些公司欺负那些不懂法的学生,压榨劳动力,克扣工资Z后随便找个理由赶人走,学生还觉得自己不称职,稀里糊涂签了个自愿离职。
补偿的钱多钱少是一回事,关键还是为了争那一口气。
要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也就当是吃亏买教训吧!不过如果这个教训太贵了我觉得还是该争取下~ 我不太喜欢听别人拿自己失败的经验和我讲道理,因为那是别人得到的,我遇到的话体会到的东西也会不一样。而且我觉得那些老谈自己过去的失败的人始终还是活在过去,我更喜欢听成功人士分享成功的经验,因为他是成功的。所以我也不想说自己工作到现在碰过哪些壁吃过多少亏,只是想分享下自己的一些心得。吃一堑长一智。
我一直都是把自己的心态摆在18岁,希望自己保持童心。很多时候自己也觉得自己幼稚,但是工作方面的经验一直都是在不断地总结和运用的。不求成为人精,只是希望今后少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