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研出版社
在21世纪,老龄化是我国Z大的挑战之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亿7760万,占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亿1880万占总人口的9.87%。在未来40年里,这部分人口会快速增长。因此,有一个问题冒了出来:这些多出来的时光是健康的时光,还是延续了疾病和依赖的时光?还有一个问题是,随着寿命增加,健康欠佳、行动不便的情况更多,还是更少?
北京师范大学Han-Dong Li等学者使用了我国城市和农村老年人口调查的跟踪数据,计算60岁及以上人口特定的健康期望寿命,并按性别、户籍和区域进行子群体分析。文章发表在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Advances in Aging Research》(老年问题研究)上。
我国老龄问题委员会研究中心的这项研究,数据取自2006年和2010年城市、农村老年人口调查,涵盖了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北方的北京、合肥和山西,东北的辽宁和黑龙江,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和山东,中南部的河南、湖北、广东、广西,西南部的四川、云南,西北部的陕西和新疆。
这两次调查共有15,306个有效样本,12,530人在两次调查中都活着,2506人在第二次调查中已经去世了。关于寿命的指标有平均寿命、健康期望寿命(ALE)、不健康预期寿命(ILE)和剩余寿命。
在这项研究中,健康状况分为三种:健康、不健康和死亡,通过日常生活活动(ADLs)可以定义为:吃饭、穿衣、洗澡、使用厕所、室内活动和自制。2006年和2010年增加了更多的健康状况,例如购物、做饭、洗衣服、举重(约10公斤)、管理财务、使用电话、长距离行走、上下楼梯、乘坐公交。然后,不健康又分为两种状态:部分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
研究结论:1)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远远好于老年女性。一般情况下,老年男性的平均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都比老年女性短一些,这两个指标还会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男女之间的差异也会减少。人越老健康越不能保障,那么寿命相对较短的男性自然就更有生活质量一点。
2)城乡老人的健康期望寿命和不健康预期寿命的差异很大。除了老年女性的不健康预期寿命之外,城市老人的情况都比农村老人好。
3)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不健康预期寿命差异不大。一旦出现不健康的两种状态,无论是哪儿的老人,预期寿命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会造成差异的一方面是性别,另一方面是所处的年龄段。
4)老人剩余寿命延长主要是由于低龄人群的健康期望寿命延长,以及高龄人群的不健康预期寿命延长。老年男女在低年龄组的不健康期望寿命差不多没变化,女性的这个阶段寿命较长,高年龄组出现了不同的趋势。
当老年人处于部分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状况下,就是健康医疗需要介入干预的时候了。对老人健康情况下的预期寿命,不健康状况下的预期寿命等加以研究,有助于推动老年健康医疗的发展,让他们在老年过得更幸福,更有质量。文/千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