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璟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46478703/answer/10157283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2013年的时候,成都是出了不少高价房的,一万六、两万、甚至更贵的房子都有,当时很多人都感觉到成都要开始炒房了。但突然拔高的房价,成都人都不认可,又不是没有便宜的房子卖。于是当时的开发商搞了个什么事情呢,就是把这些房子专门卖给做生意的,然后从开发商的私人账户里返一部分钱给买房的小老板们,而这些小老板可以拿房去按揭,做到零首付,甚至是负首付,有些还可以按揭房抵押,按抵押物价值放大了贷款,因为这些小老板都是有自己生意的,配合房产抵押做笔流贷。当然,拿到流贷的是少数,但零首付还是很不错的了,特别是做生意的需要流动资金,自己辛苦十几年,全家搬进高大上的豪宅,还是零首付,哪怕总价贵点儿也很核算。
恰好当时出了个金朝阳的事情(不熟悉金朝阳的同志请自己百度),当时有不少人金朝阳的学员冒充做生意的(其实很多也就是做生意的小老板,自己不做生意了,跑来金朝阳学“资本运作”),从银行骗贷,也是采取的相互打假流水,配合豪宅抵押贷款,这种情况下,房价当然是标得越高越好,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返一部分就行了。
如果当时这些豪宅标的高价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话,很可能成都的房价也就炒起来了。但2014年上半年的时候,金朝阳的事情被成都这边的银行发现了,顺带扯出了开发商虚标房价,配合购房者套银行贷款的事情。然后当时成都的各家银行中开始流传一份有10个开发商的名单,这10个开发商基本把当时成都高价楼盘一网打尽。成都的银行对这10家开发商的楼盘拒绝做按揭,拒绝给这10家开发商放贷款(据说连这些开发商的员工都被拒绝个人贷款了)。当时龙湖、中海什么的都在这10家里。然后为了回笼资金,这些开发商只好降价,以中海为例,在南延线的房价标价是1.6万,结果这件事之后,100多平米的房子,里面有三四十的赠送面积,实际价格只有1.2万,虽然在当时还是算高的,但至少不是太离谱了。当时很多炒房的瞬间就栽了,我的一个贷款客户就是1.6万的时候买的,后来实际市价只有1.2万,实际上那套房子我只想给他评1万的,因为当时成都比较好的房子也就这价,何况他还不是在地铁口上,户型也没感觉多好。因为我们当时主要还是看企业的经营利润来放贷,所以主管说就写1.2万,不要在这种问题上浪费时间了。
类似炒住宅被坑了的小老板不少,后来很多人就转向炒商铺,倒是把成都的商铺价格炒得很高。
随后就是成都的很多企业开始萧条,我离开担保行业后,去年一个在很大的担保公司上班的同事,说他们把2015年的在保企业尽调结果和2014年对比,平均营业收入下降了30%,成都的商铺价格炒高后,租金也水涨船高,商户租不起只有关门,房东出售商铺根本没人要,倒不是说位置不好,但价格太高了谁都吓跑了,2.5环路边上稍微光鲜点儿的商铺,要价10万,10万/平米是什么概念?2013年的时候,我们做专业市场,批发市场的门面也才这个价,以金府机电城为例,沿大道可以停卡车的商铺,十几平米面积年销售几千万上亿,也才14万/㎡的价格。荷花池中药材市场差不多也是这样,主干道到支道转角的位置Z贵。而且除了特别好的位置以外,其他位置的价格就只有Z佳位置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价格,九龙的商铺差不多也是这个价。也就可想而知,一般路边上的商铺被炒到10万后,基本上别想出手了。我家楼下要价10万的商铺,一年都换了三波租客了。
这样下来,炒商铺的也没了。
然后就是2014年到现在,成都的官场动荡,谁都怕被抓小辫子,连金融系统的人都怕了,这时候基本上都是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心态,有些国资背景的金融公司干脆把业务都停了。这时候哪家开发商要想推出个高价房,银行不敢接招啊,万一再出个开发商联手客户骗贷款的事情,银行的负责人就得下课了。2013年~2014年那次银行拒贷,加上南延线商务楼过剩,就导致很多外地开发商离开成都了,剩下本土开发商和外地小猫三两只,资金力量都比较薄弱,能依靠的银行关系也不够硬,如果贸然推出个高价房,银行不配合做按揭,那开发商就只有破产了。
从成都的案列也可以看出,按揭这个东西,对房价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北上深的刚需早就被高房价消灭的,总价几千万的房子还只能算炒房,上亿的房子背后不缺各种复杂的资本运作,真正算起来,其实买房的是金融机构,政策指引下的信贷扩张,多出来的钱就在房地产和金融之间来回转啊转啊。
作者:王璟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46478703/answer/10157283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2013年的时候,成都是出了不少高价房的,一万六、两万、甚至更贵的房子都有,当时很多人都感觉到成都要开始炒房了。但突然拔高的房价,成都人都不认可,又不是没有便宜的房子卖。于是当时的开发商搞了个什么事情呢,就是把这些房子专门卖给做生意的,然后从开发商的私人账户里返一部分钱给买房的小老板们,而这些小老板可以拿房去按揭,做到零首付,甚至是负首付,有些还可以按揭房抵押,按抵押物价值放大了贷款,因为这些小老板都是有自己生意的,配合房产抵押做笔流贷。当然,拿到流贷的是少数,但零首付还是很不错的了,特别是做生意的需要流动资金,自己辛苦十几年,全家搬进高大上的豪宅,还是零首付,哪怕总价贵点儿也很核算。
恰好当时出了个金朝阳的事情(不熟悉金朝阳的同志请自己百度),当时有不少人金朝阳的学员冒充做生意的(其实很多也就是做生意的小老板,自己不做生意了,跑来金朝阳学“资本运作”),从银行骗贷,也是采取的相互打假流水,配合豪宅抵押贷款,这种情况下,房价当然是标得越高越好,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返一部分就行了。
如果当时这些豪宅标的高价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话,很可能成都的房价也就炒起来了。但2014年上半年的时候,金朝阳的事情被成都这边的银行发现了,顺带扯出了开发商虚标房价,配合购房者套银行贷款的事情。然后当时成都的各家银行中开始流传一份有10个开发商的名单,这10个开发商基本把当时成都高价楼盘一网打尽。成都的银行对这10家开发商的楼盘拒绝做按揭,拒绝给这10家开发商放贷款(据说连这些开发商的员工都被拒绝个人贷款了)。当时龙湖、中海什么的都在这10家里。然后为了回笼资金,这些开发商只好降价,以中海为例,在南延线的房价标价是1.6万,结果这件事之后,100多平米的房子,里面有三四十的赠送面积,实际价格只有1.2万,虽然在当时还是算高的,但至少不是太离谱了。当时很多炒房的瞬间就栽了,我的一个贷款客户就是1.6万的时候买的,后来实际市价只有1.2万,实际上那套房子我只想给他评1万的,因为当时成都比较好的房子也就这价,何况他还不是在地铁口上,户型也没感觉多好。因为我们当时主要还是看企业的经营利润来放贷,所以主管说就写1.2万,不要在这种问题上浪费时间了。
类似炒住宅被坑了的小老板不少,后来很多人就转向炒商铺,倒是把成都的商铺价格炒得很高。
随后就是成都的很多企业开始萧条,我离开担保行业后,去年一个在很大的担保公司上班的同事,说他们把2015年的在保企业尽调结果和2014年对比,平均营业收入下降了30%,成都的商铺价格炒高后,租金也水涨船高,商户租不起只有关门,房东出售商铺根本没人要,倒不是说位置不好,但价格太高了谁都吓跑了,2.5环路边上稍微光鲜点儿的商铺,要价10万,10万/平米是什么概念?2013年的时候,我们做专业市场,批发市场的门面也才这个价,以金府机电城为例,沿大道可以停卡车的商铺,十几平米面积年销售几千万上亿,也才14万/㎡的价格。荷花池中药材市场差不多也是这样,主干道到支道转角的位置Z贵。而且除了特别好的位置以外,其他位置的价格就只有Z佳位置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价格,九龙的商铺差不多也是这个价。也就可想而知,一般路边上的商铺被炒到10万后,基本上别想出手了。我家楼下要价10万的商铺,一年都换了三波租客了。
这样下来,炒商铺的也没了。
然后就是2014年到现在,成都的官场动荡,谁都怕被抓小辫子,连金融系统的人都怕了,这时候基本上都是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心态,有些国资背景的金融公司干脆把业务都停了。这时候哪家开发商要想推出个高价房,银行不敢接招啊,万一再出个开发商联手客户骗贷款的事情,银行的负责人就得下课了。2013年~2014年那次银行拒贷,加上南延线商务楼过剩,就导致很多外地开发商离开成都了,剩下本土开发商和外地小猫三两只,资金力量都比较薄弱,能依靠的银行关系也不够硬,如果贸然推出个高价房,银行不配合做按揭,那开发商就只有破产了。
从成都的案列也可以看出,按揭这个东西,对房价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北上深的刚需早就被高房价消灭的,总价几千万的房子还只能算炒房,上亿的房子背后不缺各种复杂的资本运作,真正算起来,其实买房的是金融机构,政策指引下的信贷扩张,多出来的钱就在房地产和金融之间来回转啊转啊。
在成都生活过半年,真是舒服啊,冬天不是那么冷,夏天空调都不用开,开着小风扇,舒舒服服睡一晚上,周五的时候,同事们一定会凑一起讨论周末去哪玩,就算不打麻将,出去吃顿火锅都是好的,外面的小餐馆,每家都又便宜又好吃,导致我半年时间像吹气一样,胖一大圈,赶紧逃回武汉减肥了
赞~
没去过成都,去年国庆节票都买了,后来退了
有空一定要去看看
我也在成都呆过一段时间,真是生活的好地方啊,我都不想回武汉了,感觉那里才是真正的生活,天天出去耍哈~
成都绿化好,空气好,美女养眼
西边远 北边冷 这两个区域除了京津圈基本没戏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