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咵房

专发一帖打脸 伪武汉话(不服周)一词,以正视听!武汉土著们顶起。

161回复 阅读 11560

标签

展开全文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江城热点及时推送 阅读体验更流畅

1人点赞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

全部回复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不服周就是一帮外码造谣产生的,Z早追溯到1995年一本烂书,经过湖南人易中天的戏说,TMD的就被忽悠成历史了。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特发此贴,立贴为史,以正视听,真正了解武汉的人,才够资格对武汉说东道西。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soloseifer

连斑马养的这种都是扯淡,斑马养什么?外码可怕,学舌的外码更可怕,正确的应该是:鸨(bao)妈养的。

本帖Z后由 黑名单上的人 于 2017-8-16 13:39 编辑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嗯,这个易中天其实也是个外码,湖南的易中天在武汉呆了几年,为了卖书,也真是拼了。哪怕做了文化流氓也在所不惜,特发此贴,帮助在武汉的人了解武汉真正的方言文化和历史。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soloseifer

您说的有一点是对的,谐音。但是要是主体语言都错了,谐音也跟着错。例如这个鸨妈养的,所有的论坛都没有禁止使用,如果禁止使用了,那么谐音应该是宝马养的,对吧?错了就是错了,主体错了,谐音也就错了,意思完全就不对了,中国文化,意在字中,看字知意。

本帖Z后由 黑名单上的人 于 2017-8-16 13:49 编辑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琴台小子

呵呵,我不是在欺负老年人不上网,我是在欺负老年人不是我们老武汉的人,就算是您祖上说不服周,那也是不服诹{邹}不服气的意思。是这个“诹”字,诹,谋也。鄂东通用,与周无关,与楚人不服周更无关,就是不服别人谋略等。我爷爷是晚清生的人,我和他亲,没听过不服周,只听过不服啄,在武汉话里,啄读zuo。

当然,我亲耳听过好几个顺道街卖水暖的福建佬和我说一口比较地道的武汉话,掉头就和他老婆说闽南话,这个不足为怪,鹦鹉也能说得很好,但是,鹦鹉们不知道这句话里是什么意思,特别是连字面都错的武汉话。

本帖Z后由 黑名单上的人 于 2017-8-16 14:03 编辑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lemon247

所以说,鹦鹉很可怕,可以学人说话,可以学狗叫,但是它又鄙视人和狗,因为它是鸟类。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江南懒人

我一般说普通话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发此贴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说明不服周这三个字的方言的正确理解,二是打某只鹦鹉的脸,他的百度学历会导致更多来武汉的新武汉人们离真正的武汉话越来越远。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白云晴川

是的,我们家里人在外面也都是说普通话,夹杂着吧!移民大融合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良性进步的一种,热烈欢迎更多的人来武汉创业生活,不服周这三个字谬改后评为热门武汉方言,弊大于利,今天是有百度大学的学生鹦鹉同学发了一个扯淡贴,所以我才单独发帖就这三个字做一个讨论贴,个斑马这谬改的三个字也顺便更正一下,呵呵!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羽成风

嗯,今天我只谈不服周,顺带着说一下斑马的故事,都是一种类型的错误。打比方说:某文化流氓听了鹦鹉学的狗叫后,画出了一只自以为是狗的动物,狗的主人看了,感觉有点像猪,但是其他的客人都说这是狗。

本帖Z后由 黑名单上的人 于 2017-8-16 15:03 编辑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逰龍·冊銘

我说朋友,本帖是专门为你的以讹传讹的贴反驳而发,你能进来辩论,我表示欢迎,不过还是那句话,回答问题,先审题,别扯歪,看你动不动就是楚国楚国,楚国大得去了,北到靠徐州的萧县,东到上海,南到南岭,西到西川,为什么说西川呢,乾隆这个白字皇帝把西写成了四,这个不扯了,我们回到武汉吧!

1,武汉并不是楚文化的主流之地,并无代表楚人不服周统治的资格。

在远古时期,武汉现在讲黄陂话的地方,曾经有过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盘龙城”,但那是商代的事,那时周天子还未出世。在周天子统治时代,武汉仅为泽国中的几处皋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国都是其中之一,地域辽阔,有过辉煌,但遗憾的是,那时楚国的政治中心在荆州襄阳一带,从未来过武汉,武汉稚嫩的肩膀当时也担不起这个历史重任。现在常有一种意识在作怪,武汉是华中Z大的城市,是老大,而华中是楚国的地盘,武汉就是可以代表楚国了。这种代表论是很荒堂的,历史就是历史,不能想代表就代表。

2,武汉原居民不可能保存2000多年的词汇,公元200年前后,武汉开始有一些小的城堡,但规模不大,且常被屠城。唐中晚期开始,武汉的武昌才开始作为一个地区军政中心,才开始有自己的语言地位,这也就1000年左右。但之后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武汉首当其冲,少有幸免。一次次的屠城和南迁,很少还有原居民。

3,“不服周”不符合古汉语的习惯,人文网友荆云帆感觉,“不服周”不符合古人的语言习惯。然而,近几年来,特别是文史界如日中天的易中天先生解读武汉人的性格后,“不服周”这个词就开始与武汉人的性格挂上勾了。易中天先生嘴劲十足,讲起来头头是道,还解读这个词与“问鼎”的典故扯合在一起:楚王不服周天子的统治,问周天子用几个鼎啊,鼎多大呀!“问鼎”这好一个词不用,偏杜撰出一个“不服周”来。一时间,楚人不服周随网络电视到处传播,武汉人好斗狠的性格找到了正宗的来源。易中天这个说法是否引用别人的,不得而知,但以后引用易中天的这个说法,越来越多。但所以的关于“不服周”的解释,都是这一种,一个模子出来的。

本帖Z后由 黑名单上的人 于 2017-8-16 16:30 编辑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逰龍·冊銘

我认同央视8集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所描述的历史,但是关于方言的解答部分,央视节目组应该是忽视了我们真正的武汉人,也就是近几百年才有的一句不服啄而已,居然被央视如此解读,可悲可叹,居然被一个外乡人如此舛讹,头痛无语。这也是正是我发此贴的Z终目的,真的假不了,没有哪个人敢说央视就不犯小错误,错了就是错了,我们武汉人不答应。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逰龍·冊銘发表于 2017-8-16 16:36 楚国与商周的分界线就是现在是汉口三环外,说那么多,有点常识行不?

你是不是抢话抢糊涂了?楚国边界在汉口三环外?楚国故都可是在荆州那边哦!你的意思,是说汉口汉阳包括武昌,包括武昌以南的湖南都不是楚国?还是指的荆州楚国故都不属于楚国?你会看地图吗?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看吗?

本帖Z后由 黑名单上的人 于 2017-8-16 16:46 编辑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逰龍·冊銘发表于 2017-8-16 16:41 你是河南人的后代,鉴定完毕。

别这么客气说撒,你说美国人祖上都是你们河南的都可以,我一点不奇怪,不过我还是善意的要提醒您一下,您得提防着韩国人,他们正在和你们抢祖宗呢,他们已经有人说了,中国河南人都是当年他们高丽的,说河南是棒子的后代,我都替你们生气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逰龍·冊銘

哎,与你这个文化欠缺的人好难辩论啊!周昭王明明是死于老河口汉江段的,考古竹简都挖出来了,你非要扯到武汉来,按照你的逻辑,他打楚国死在哪里,哪里就是周地!那请问楚怀王还死在咸阳了,是不是当年秦国都属于楚地啊???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逰龍·冊銘

我受不了你的无耻了,真是无知者无畏啊!佩服佩服啊!

周昭王姓姬瑕,公元前981年至公元前963年,是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以后的西周第四代周王。

说到这个西周王朝的周昭王,跟老河口还有一段搞笑的生死渊源。

当年的周昭王曾经三次攻打楚国丹阳,三次都是以失败而告衷,Z后还客死在老河口汉江中。

根据1992年老河口安岗霸王坟古墓群出土的战国楚简的Z新研究判断,如果我所译的战国楚简内容,能够得到考古界权威专家的认可,这个周昭王姬瑕,很有可能不仅溺亡在老河口的汉江之上,而且应该就葬于老河口的霸王坟古墓群中。

周昭王三次攻打楚国都是有明确的历史记载的。

第一次是在周昭王十六年(约公元前985年),周昭王“伐楚,涉汉,遇大兕”。说周昭王领军渡过汉水,深入荆楚一带。渡汉水时还遇见“大兕”(兕,古代犀牛一类动物。《左传宣公二年》:“犀兕尚多。”)。

第二次是周昭王十九年(约公元前982年),周昭王派祭公辛伯攻楚,“天大日[壹],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这一次周昭王渡汉水时,阴风骤起,气候恶劣,将士惊恐,军队大部丧失。这次失败归咎于天时不利,实际上周王朝军队当遭到楚军强有力的伏击。

第三次是在“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据鲁纪年推算,当为周昭王二十四年(约公元前977年)。这次攻楚,周昭王全军复没,周人讳言此事,模糊地说“南巡不返”。

周昭王死因,《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说:“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舟进。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这里说的“船人”,就是楚人起而抗周,设计献胶粘接的船只,船驶至中流,胶液融化,船只解体,周昭王及其部众,溺水而死。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让我休息一下,话筒交给其他清醒的同学。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众位看官,一楼的内容对于本次讨论来讲,含金量还是不少的,建议看一下后参与讨论,欢迎讨论,为了让大家看清楚,我编辑的时候字体用得比较大,每页做的截图,因为武汉方言俚语里有些字眼被屏蔽了,所以采用的图片方式,谢谢各位的回帖!也算是一个小科普吧。

查看更多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