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逰龍·冊銘发表于 2017-8-16 17:56 你难道认为央视纪录片也在跟你讲故事?
央视不光讲故事,还骗人呢!翼龙贷、e租宝、泛亚有色金不都是央视整出来的吗?不服周 这三个字就是央视、易中天在瞎扯,依据是95年朱建颂的文章,可是人家加了个引号,代表存疑,怎么到了后面就变成了铁板了?楚国灭了那么多国家也没见说不服楚的,不服啄就是个很普通的武汉地方俚语,在其他地方是不服诹,唯独Z不可能,Z不靠谱的就是不服周,你不要百度什么就是什么,得问一下土生土长的,从小是怎么说的,从小就没人告诉我们不服啄是不服周,很明摆的,央视这个视频对于这三个字的解读就是瞎扯蛋嘛。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楼上的朋友啊!你怎么老是跑题啊?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好多福建人河南的也说得很地道,特别是常用语,和他们闲夸的时候嘴他们,不要说话,唱歌吧!汉阳门花园走起!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楼上的???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看到大家都知道正确的读音,我就放心了,本帖只为解释真正的读音的意思,但是网络谣言加上易中天的错误背书,真心希望本帖内容能被老武汉新武汉人都知晓,并对将后来遇到错误的解读后,能进行有力的反驳,求真务实,去伪存真!
有容乃大的武汉欢迎天下所有有识之士加入进来,我们无论是老土著还是新土著都会报以热烈的拥抱, 武汉从来都是一个移民城市,流动与变换是武汉永远的主题。而唯一不变的,就是转型,就是总在变。因此,丁援先生认为“武汉是中国城市转型之都”,这不无道理。
武汉的不断流变,为武汉创造了丰厚的人文历史。本人认为:“历史名城武汉遍地都是文化,只要你肯弯腰,俯拾皆是。”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这些给武汉带来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大都并不说武汉话。当官的有张之洞,讲河北话或者贵州话;武将有岳飞,讲河南话;文人有孟浩然,讲襄阳话;还有创办文华希理达博学上智等学校的,是老外讲洋腔洋调。
近现代的武汉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浙江商人创造的贡献,并不比讲武汉话的人少。武汉人引以为豪的二七大罢工,站在Z前面的是讲福建话的“福建帮口”人。所以,武汉这座城市,武汉话从来不代表武汉文化的主流。
而武汉文化的主流之一,正是包容。福建人来了,有福建街,有福建帮口;宁波人来了,有宁波里,有宁波小学;山西陕西人来了,有山陕会馆;湖南人来了,有宝帮宝庆街宝庆码头。等等等等。全国各地的人来了,都能找到自己的与故乡的纽带。连老外都能找到他们熟悉的建筑与街区。我曾经打算写一个文章,批驳武汉人排外的说法,论证武汉这座城市的包容,题目就是“八方来客,落地生根”。在几十年前百年前的武汉,这样的胸怀,正是武汉被天下人称为“大武汉”的原因之一。
在我们人文武汉这个网友群里,在我们武汉人文地理俱乐部这个团队里,不讲武汉话的人,对武汉这座城市及其历史文化的热爱,并不亚于讲武汉话的人。终身研究武汉历史文化的名人,很多并不讲武汉话,如罗田人王葆心、江西人皮明庥等!
Z后说一句:一座古老奋进的武汉城给移民带来的是文化,是机遇,是生活,是事业。而移民们给古老的武汉城带来的是进步,是宽容,是发展。在武汉,武汉就是家,大家共同进步努力使武汉这条巨轮在华夏文明的滚滚大流中长风破浪,直挂云帆吧!!!
本帖Z后由 黑名单上的人 于 2017-8-17 10:57 编辑
黑名单上的人
大学三年级
楼上的回复请审题,跑题了,题目不是外码,是不服周。之所以把外码带进来了,是因为不服周三个字是一帮外码强行的教武汉土著们怎么说武汉话,就如同一群只见过猪跑,连猪肾猪肝都傻傻分不清的人,反而在教一群吃了几百年猪肉的人应该怎么吃猪肉一样。
本帖Z后由 黑名单上的人 于 2017-8-17 11:46 编辑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
得意生活®得意®得意DE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