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大米发表于 2021-05-01 22:18 横盘? 他写帖子嘲笑188的时候我就说小心打脸。看错很正常,不过跳大神的样子确实丑。
义务小商品市场年销售额5000亿,出口就是3000亿。出口当然不统计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里。还剩下2000亿。去掉非社会消费品,1000亿并不算离谱。
出口3000亿中,有 一半就是机电产品,可见义务并非全部是社销。
甜甜的大米发表于 2021-05-01 22:18 横盘? 他写帖子嘲笑188的时候我就说小心打脸。看错很正常,不过跳大神的样子确实丑。
义务小商品市场年销售额5000亿,出口就是3000亿。出口当然不统计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里。还剩下2000亿。去掉非社会消费品,1000亿并不算离谱。
出口3000亿中,有 一半就是机电产品,可见义务并非全部是社销。
坨一坨的爸发表于 2021-05-01 20:02 回复 cheven 的帖子照你这么说,汉口是商品集散地,社消高,那么义乌岂不是年社消要近万个亿?但实际上义乌社消不到千亿,比江汉区还少。
义务小商品市场年销售额5000亿,出口就是3000亿。出口当然不统计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里。还剩下2000亿。去掉非社会消费品,1000亿并不算离谱。
出口3000亿中,有 一半就是机电产品,可见义务并非全部是社销。
上面回复错人了。
坨一坨的爸发表于 2021-05-04 14:30 回复 cheven 的帖子社消是不包括批发行业的,所以义务小商品进出口再多,和社消关系不大,同样汉口的也是一样,统计社消都是零售和日常消费。照说光谷人均收入高,人气超高,开店肯定赚啊?不慌,我们做 ...
社销包括不包括批发,统计局官方网站可以查。建议你查了再说。
社销是个描述商业贸易的数据,所以官方从来没有什么“人均社销”的数据。因为他的人均没有意义。
汉口三区,总社销2700亿(17年),常住人口200万出头。如果算所谓人均社销,是11万元。这个基本是汉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倍。
人均社销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倍,如果这个数据能描述本地消费能力,太荒谬了。汉口人民一年花了三年的钱?
武汉社销总额约8000亿,人口1000多万。人均社销高达7万元,而武汉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5万元。
武汉市人民人均社会消费品消费难道比自己的可支配收入还要多2万?
市府给大家发钱是吗?
至于汉口商场人均消费水平问题,以武广为例,恐怕不仅武汉,外地都有很多人在那里消费。这是商业发展历史决定的。
yangmin927发表于 2021-05-04 15:18 高新区的官微说有180万人,是不对吗?到底高新区是哪一块?到底几多人?高新区这高新,怎么都统计不清白?看来这数据不清白!
从你的语言看出来,你不是讨论问题的正常心态。而是发泄情绪的心态。
熊吉发表于 2021-05-04 16:38 确实精彩,有理有据,这个回帖我引用了
引用的好,毕竟汉口人民一年能花三年的钱消费。
yangmin927发表于 2021-05-04 22:51 的确是的,你说对了。数据的疑问的确有,但不否认发泄情绪。在这论坛,刚看到有人骂汉口人的子孙都是文盲,还有人咒我死。如果我这语气都是在发泄情绪,那我说的这些人简直就是语言暴力了!相信你能理解
说这种话的人确实是语言暴力,没错。
光谷软件园发表于 2021-05-04 22:16 硚口区1-7月社会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发布日期:2014年08月27日发布单位:武汉统计局来源:武汉统计局浏览:841【关闭窗口】3、重点零售企业稳步增长。1-7月,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国美电 ...
这样就很合理了。
熊吉发表于 2021-05-04 23:49 也不是不可能,不少汉口这边的人光收租子都比宇宙东接盘侠的收入高,更何况还有自己的事业,不要老用狭隘的眼光去衡量自己无法理解的世界。就像你们的世界里不仅跟国广盘龙城奥莱无缘,即便是东城区奥莱,也无 ...
收的租子不算可支配收取是吗?
我以为只有盗窃来的才不算呢……
坨一坨的爸发表于 2021-05-08 09:59 回复 cheven 的帖子又在这里扯鸡蛋,谁跟你扯人均社消了?1、社消高不代表消费高?社消低反而代表消费高?2、我列举的是各大商业体的人均消费,消费水平自己看,3、汉口都是全国各地人来买的。搞半天 ...
人均社消明明就是你发明的概念,居然还成我扯了?
你到底搞清楚讨论的是什么么?
讨论的是本地区消费能力。讨论的是什么数据反映本地区的消费能力。
最开始你认为“人均社销”反应,当然现在已经你已经不再提人均社消了,只提社消了。
社消高不代表本地消费高,就能得出社消低反而消费高?在你脑子里,就只有正相关和负相关,没有不相关?社消高不代表江汉区人民吃饭多,社消低就代表光谷人民吃饭少?
你那些商业体数据,那些奢侈品你知道啥谁买的?住哪儿?武汉广场卖的最多的是周大福,Gucci 等等,都是江汉区人民买点。
汉口商业繁华本来也没人否认啊。
坨一坨的爸发表于 2021-05-08 17:04 回复 cheven 的帖子哈哈,看到别人百度里面有个批发就包含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方法上,对于限额以上单位,采用联网直报超级汇总方法,直接通过对各单位的基层原始数据进行汇总, ...
人家统计局对社消零售有明确定义的,并不区分什么零售批发。
所谓的批发企业的零售,那只是你自己的想象,
坨一坨的爸发表于 2021-05-08 17:18 回复 光谷软件园 的帖子社消只能体现总的消费水平,所以我后面又举了各个卖场综合商业体等的销售额和人均消费,这个具体到店吗,一个可能有所偏颇,但是几十个点,就很能反映各个区的消费水平,我先前也分析了 ...
需要你分析?统计局有直接的日常消费人均数据。
房价要大跌发表于 2021-05-08 17:08 其他地区都在减税 光谷的人都没有父母 减不了。
光谷的人有没有父母,那肯定是有的。
你应该也有父母,只是很遗憾你的父母不知道教育你。
当然,也许你这样正是你父母教育的结果。
坨一坨的爸发表于 2021-05-10 08:51 回复 cheven 的帖子为什么我既提社消又用店面销售,很简单这2者提现都是纯消费能力,一个总体上来说,一个点带面体现消费能力!而你说的那些数据体现的不是消费,是平均收入,商家为什么不来光谷开店, ...
零售额在统计局官方网站里有明确定义。定义非常清楚::指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什么时候告诉你不算批发了?
至于你那些什么商场销售数据,这是商业历史形成的。和本地消费能力没有直接关系。因为他统计方法和社销是一样的,就是统计“谁卖了”,而不是统计“谁买了”。
只有统计谁买了的数据,才能体现本地消费数据。
武汉广场卖的最多的是guicc ,可是guicc 的旗舰店在这里,其他区基本没有店,别的区也得到这里买。结果数据当然统计在这里了。
商场销售数据,和商业历史有很大关系。当然这个商场本身也会发生变迁,只不过他要慢的多。
汉口商场多,客单价高,原因在于他上百年积累的商业底蕴。他说明,历史上,汉口确实有钱人多,消费高,因此形成了商业中心。
但是****社会高速发展,产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汉口的商业中心也自然被削弱。只不过这个过程比经济变迁的要缓慢的多而已。
随便查几个数据就能验证(我没查)。
00年到10年到20年,
各区社消总额比例变化。
各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
各区人均日常消费收入变化。
我不用查就敢说:汉口三区0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日常消费,要高于洪山区很多(东湖高新数据统计在内),然后在20年中逐渐缩小,并可能被反超。
20年间,东湖高新在武汉各区社消总额中的比例逐渐提高,而汉口三区则是逐渐减少。
坨一坨的爸发表于 2021-05-10 08:51 回复 cheven 的帖子为什么我既提社消又用店面销售,很简单这2者提现都是纯消费能力,一个总体上来说,一个点带面体现消费能力!而你说的那些数据体现的不是消费,是平均收入,商家为什么不来光谷开店, ...
你说再多推测光谷消费能力弱,统计局的人均日常消费数据也在那里啊。你能怎么办呢?
统计局官方数据,没有你大脑里想出来的东西对?
坨一坨的爸发表于 2021-05-10 10:48 回复 cheven 的帖子你的原话:零售额在统计局官方网站里有明确定义。定义非常清楚::指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我 ...
统计局的定义给你写“零售”没?
没写又自己在那里咬文嚼字自由发挥。统计局不仅有定义,还有报表!!!有空咬文嚼字,不如查查资料。
2019年,武汉常住人口1100万,社消总额约7500亿,人均约7万。而武汉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6万。
这人均多出来的2万多社消哪儿来的?
武汉人民可支配收入4.6万全花完都不够,还要再借2万多。
坨一坨的爸发表于 2021-05-10 12:08 回复 cheven 的帖子你是不是猪啊,武汉1100万常住,只准常住人口消费?每年500万暂住的、2亿旅游的和无数路过的,尼玛到武汉只准挂眼科,水都不能喝一口。不然,武汉人没那多可支配收入来消费! ...
也就是说,你现在认识道“社消总额”不是反映本地消费能力的数据了?
Ps:我只说过武广有外地人买的,没说过“都是”外地人买的了?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