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4
袁希婚后的时间更多的还是在公司里,她更习惯的环境还是工作环境,这么多年都在当上班族,没有压力反而不太适应了。刚刚休完婚假回来时,觉得需要缓一阵子才能从假日悠闲状态跳脱到工作状态,而这个过程显然不能太长,因为即使是正常的婚假,也会让很多同事不满。个中原因很多,有的同事为了工作会放弃婚假,因为怕婚假时错过大单子或者升职的好机会,有的会为了工作推迟婚假,以至于结婚快一年都还没休,有的休完婚假回来可能错过了一次竞聘而要等待下一次升职机会,还有的甚至会在这短短半个月里面临巨大的人事变动,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回来有可能就被辞了。这里有这里的丛林法则,就算法律保护劳动者的许多权益,公司不想要你时还是有办法让你呆不下去。如果你贡献真的不足以让公司觉得缺你不可,就不要太苛求各种休假了。这次袁希能顺利休完婚假,回来还能接上工作,已经让很多同事眼红了。
坐在她左边位置的是个只有25岁的姑娘,这里所有人都是在为她打工——她刚刚和老板结婚。进来的时候老板已经离婚,带着一个9岁的女儿。在他们婚宴上,所有同事都看见她开心地给老板女儿剥橘子,而那个小姑娘也一脸笑容地喊她“妈妈”。这种和谐的场面无论真假,都让人不得不感叹“后生可畏”,袁希也承认换成她的话,真的做不到年纪轻轻就给人当后妈,更做不到让小朋友开口喊自己妈。但是这个小姑娘应付自如,婚后还声称“不要过与社会脱节的生活”,毅然把自己当作普通员工,继续留在公司工作,并且还是扎根在基层,干着和原来一样的活儿。这让公司里的气氛变得很奇怪,谁能和老板娘天天坐在一起轻松工作、畅快聊天?大家都在努力回忆着之前有没有一不留神和她聊天时透露了什么不利于自己的信息,尤其是在她还没有和老板公开交往的“低调的日子里”,有没有让她听到诸如“老板真是抠门到家了!”“老板就是喜欢胸大的女人!”之类的话。袁希也想了一下,她倒是和这个小姑娘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里赚的钱都是老板的,我们也就是靠点工资养活自己而已。”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现在这小丫头完全可以告诉袁希“在这里赚的钱都是我的,你们的确是靠点工资养活自己”。
袁希的右前方是策划部总监的办公室。总监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在升职到这个位置之前本来只是广告部普通员工一名。2008年奥运会时某个迎宾仪式上,临时需要替补几个迎宾小姐,上面指派人员到各个周边高校、广告公司寻找有模特素质和经验的人员,这位总监认识某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老师,而公司另外一个女职员手头也有相关资源,她成了这位总监的竞争对手。不巧的是,女职员即将临盆,要休产假,公司便要这位总监带着学校里找来的几个女学生去救急,任务就是在奥运会的迎宾仪式上拿着小彩旗晃着欢迎来宾,任务难度系数为0。机遇千载难逢,聪明的总监和在场很多来宾合了影,其中不乏各界知名人士,这套合影回来后被放大挂在走廊里,作为公司对外宣传的重要资本。总监就这样间接为公司带来了不少商机,许多合作单位慕名前来,公司在业内也有了名气,毕竟是“参与了百年一遇的奥运会项目的广告公司”,总监带给公司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这个伟大的政治任务的完成,使得提拔他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
之前休完产假回来的女员工现在还坐在之前的位置上,她还是产假没休完就提前回来上班的,因为时间一长,更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了,说不定工作都难保。袁希有时候会特别留意这个女员工,看着她每天为孩子背奶上班。公司并没有专门提供给哺乳期妈妈的空间,她在涨奶时只能拿着吸奶器去卫生间,但不太卫生,或者借下上级的办公室,终究还是不方便经常借用,有时候好心的男同事会回避一下,但是女同事在旁边同样也挺尴尬的。有时候加班或者赶工会带来很大压力,她上班不久后奶就没有了。袁希有点同情她,这像看到了不久后的自己。
现在已经是初秋,办公室的窗外就能看见海。袁希已经没有了第一次看到海时的心情,虽然她仍然对空气中微弱的海腥味很敏感,但是海浪一次又一次周而复始的拍击让她耳根麻木,除了在大海面前依旧觉得自己很渺小,再无别的感觉。
她在公司里并没有什么上升空间,她属于这样一种员工:在行业内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能有效地完成任务,该加班也会加班,但也懒得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周圆人际关系,也不会专门去争取某个更高的职位或者更多的薪水,靠现有的工资和奖金能让自己够用,享受的福利也比较满意,便再无他求。
所以说,如果给她这样的员工一个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她是可以学得很好的,而让她学一下如何经营和同事、领导的关系,她是真的缺乏天赋。有一次她一边和同事聊天一边朝公司大门走,而老总正好在他们前面走,也准备进门,这时,袁希身边的同事忽然中止了谈话,一个箭步冲上前去要为老总开门,与此同时,门卫大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在了这个同事的前面,几乎是边跑着边伸手开了门,如同拿到彩蛋一般喜悦地朝老总道了声“早上好”,而没有抢到先机的同事则横了门卫一眼,好像比赛时被违规选手拔了头筹。袁希看到这一幕,深感自己后知后觉,这种模式简直让她学都学不来。
说到底像她这样的员工,老板不会有多注意她,也不用担心她有多麻烦。说的好听点,这种职员是知足常乐,说不好听,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袁希的妈妈非常不满意女儿这种状态,三十多岁了,一旦失业什么都没有了,虽说现在这个年龄段在职场还吃香,但是再往后走,就算高居要职,一旦公司不行了,还是得另谋高就,到时候就没那么容易找工作了。一想到这些,袁妈妈就开始带动袁希一起走向焦虑:“你要早做打算啊!你看你表姐进的是稳定的事业单位,一辈子靠山吃山不愁山倒,或者你看你堂妹也不错啊,自己学化妆,现在开了一个工作室给人做美容。或者像你姐那个同学,早年吃些苦,自己做物流,后期做顺了也很来钱的!再者继续读书也不错,知识改变命运。我一个老同事家小孩比你大四岁,一路读到医科大博士,还觉得没读够,又出国继续深造,还在国外换专业读,现在都在国外定居了!你就算不读书,至少也多考几个证吧!”
每当听到这些,袁希除了重新撩起从小到大都没远离过的“还是别人过得好”的感受,更多了一份江河日下的凄凉。
第二章 8
当阵痛终于来临时,之前所有的焦虑、恐惧和不安顷刻间全部没有了,因为这种痛实在是让人无暇产生任何情绪。袁希属于比较耐疼的人,而且她坚信这么多女人都熬过来的疼痛自己也绝对挺得住,但是她低估了时间的残酷——疼能忍,却耗不住。就算十级疼痛,疼那么一下或者几个小时,人都能撑住,可是时间再耗久一些,哪怕只多一两分钟,多十几秒,一直这样持续下去,人终究会看不到尽头,渐渐绝望。袁希耗了足足二十个小时,疼痛越来越频繁而剧烈,一种力量先将她绷得紧紧的然后从内到外撕扯开,这种撕裂感持续不断让人几乎停止呼吸,直到疼得麻木,神情恍惚,接着更剧烈的疼痛会彻底把昏死的袁希再次疼醒,就这么反反复复无止境。这种生不如死的折磨让她几欲放弃,求饶医生能给她剖一刀结束这一切。医生见多了这样的场景,并不理会这种丧失理智的求饶。助产士会给她支起床架让她有地方抓握,或者轻言细语安慰她,但实际上袁希已经不太听得见她们的声音了,这时她的身体已经不太像是自己的了。
终于宫开八指,安明扶着她到了产房门口,她一再把他推开,竭力自己进产房,但是新一轮宫缩袭来,她不得不忍痛蹲下身子。他亲眼目睹了她几乎倒地的样子,她浑身无法遏制地发抖,忍不住从喉咙发出哼哼声,根本无力大声喊叫出来。安明看见她背后全被汗湿,然后她在这一轮阵痛过后,弓着腰颤颤巍巍地往里走,孤单的背影看上去很凄凉,直到产房的门关上。
一直到这时,袁希都坚定不移地拒绝任何家属进来陪产,这是她怀孕时就做好的决定。的确如她所想,她现在的情况和一个任人宰割的牲畜一样,完全没有尊严:赤裸的下身,糊满粘腥的羊水和血污,面如死灰,鼻孔里插着氧气管。她靠着原始的本能一再发力,尽力在助产士的帮助下现学现用着更有效的发力姿势,但是科学在这种场合下完全败给了本能,袁希感到另外一个身体正在她体内试着用扭转、蹬踹、伸展等各种方式寻找出路。
助产士的声音模糊地在耳边回响:“……快听不见孩子心跳了!再用力一次!”这句话像电击一样让袁希恢复短暂的清醒,比疼痛更让她惧怕的就是一直都好好的孩子忽然没了,而她越是犹豫,孩子憋闷的时间就会越久。借着新的宫缩,袁希机械性地拼命用力,顿时失去了知觉……当她寻着啼哭声瞄到助产士臂弯里的孩子时,只觉得他干干净净而已,她自己没有涌动丝毫感情,似乎看见的是一个陌生人,孩子的哭声根本没有激发她的母爱,更多的是如释重负,她甚至觉得电影里演的太假,那些一生出孩子就母爱泛滥的场景在她这里根本就无法出现。她看见孩子往助产士身上撒了一泡尿,这让她有点抱歉,于是发自肺腑地对医生和助产士说了声“谢谢”。
她的婆婆是第一个听到孩子哭声的家属,继而激动地告之大家,但是大家贴着产房的门都没听到,等了一会儿才传出连贯的哭声。实际上,孩子发出的第一声啼哭干哑而短促,就像只小老虎,而袁希的婆婆却精准地扑捉到了这个声音。
在此之前,袁希的家人们一直在产房外等待,由于时间太长,她妈妈让大家先去睡睡,待会儿好轮班照顾母子,当然,这个只是建议,这个时候没谁能睡得着,真要睡着了估计她妈妈心里也不会太舒服。大家就这么在外面干耗着,坐立不安。说到底,生孩子就是产妇一人的事情,进了医院就等于两条命全交给医生了。
袁希直到被推出产房,自己身上那股血腥味都一直盘踞不散。她现在头脑很清晰,理智渐渐恢复,精神也亢奋了许多,毫无睡意。大家显然都比她要激动,老人们看见孩子时的眼神如同看见自己小时候一样充满暖意,安明过来抚慰她,而她感到满意的是他一直看见的都是她没有丧失理智的样子。
这个男孩子像糖果一样被包好,大家都想看看他更像妈妈还是爸爸。他被挤压过的头顶现在是尖尖的,卤门突突地弹跳着。眼睛也因为经过挤压而有点肿,睫毛还没长出,这让他的眼睛闭着时像一对铅笔画过的长长的线。耳朵也因为挤压变成了左耳尖右耳圆。鼻骨和牙因为都还没开始长,使得他的下半张脸短短扁扁的,但是即便这样,略有弧度的嘴型还是像极了妈妈。偶尔不自主地笑一下,嘴型又变成了爸爸的样子——上翘到鼻翼两侧的嘴角和一对小小的酒窝让他笑起来成了迷你的安明。睡着时他会把几个肥短的指头在脸颊上摩挲,大人们给他套上婴儿手套防止他嫩嫩的指甲划伤更嫩的皮肤。现在的他完全就是一个半成品,等待着在人间重塑。
当大家都沉浸在喜悦中时,袁希却没有跟上大家的节奏。她体内的激素水平瞬间变化产生的落差让她无法控制情绪,以为下了产床就恢复理智的她实际上将面对的是一个漫长的非理智时期。
这种情绪化开始于喂奶。袁希非常在意这件事,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奶水,几乎等于说自己不是一个有资格当好妈妈的女人。这种事情虽然和体质很有关系,但是她坚信意志能战胜先天不足。她看见过很多孕妇生产前就已经溢乳,产后奶水充足得可以多喂两三个宝宝。而她不但在孕期就没有乳房饱胀的感觉,就是生产完了,奶水也少得可怜。虽然医生和杂志上的说法都是开头奶水会很少,但是很宝贵,营养价值高,坚持给孩子吮吸就会泌乳越来越多——这些对于袁希来说,都只是道理,而她仍然希望全家看到的是她一出产房就能自如地开始哺乳了。她信不过催乳师,隔壁产房的产妇找了个不太专业的催乳师导致乳腺发炎,她觉得凭着口碑找一个不错的催乳师存在冒险几率,所以她决定忍痛让孩子自己吮吸,直到奶水开始分泌。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每吸一口奶,袁希正在复旧的子宫就会收缩一次,疼痛不亚于产前宫缩。她一直都给自己打气,不断鼓励自己,近乎紧张地在意着泌乳这件事情。家人看她这样,也希望能宽慰一下她,特别是婆婆,她视袁希为安家的功臣,看见媳妇这样,心里也不好受,于是她来到袁希身边试图安慰她:“袁希呀,有没有奶水没关系的,没奶水的话我们还可以给孩子喂奶粉啊!”
这本是一句善意的慰藉,可是在袁希脑海里却形成了巨大的逆反效应,在她听来,这无疑是在给她负面暗示,是向她泼出的冷水,是在提醒她“你压根就没那么多奶水,省省吧!”。袁希心中梗闷抑郁,但是又怕影响了奶水质量,只能把怒火泼向老公。她把安明拉过来,告诉他以后不要为了安慰而安慰,说些让人更难受的话。安明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妈和自己媳妇之间出了什么问题。袁希看他一脸不解,便小声地说:“我觉得这种安慰就如同探望病人时,对病人说‘你的伤口好深啊,好可怜啊,这么深的伤口以后留疤怎么办?好同情你啊!’虽然是安慰,但是让人觉得更负面、更伤人!”
安明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老婆生完孩子后会这么敏感,但是她也深知女人这时的身心太脆弱,这种反应无法自控,只能尽量按照她的要求来。
第二章 8
当阵痛终于来临时,之前所有的焦虑、恐惧和不安顷刻间全部没有了,因为这种痛实在是让人无暇产生任何情绪。袁希属于比较耐疼的人,而且她坚信这么多女人都熬过来的疼痛自己也绝对挺得住,但是她低估了时间的残酷——疼能忍,却耗不住。就算十级疼痛,疼那么一下或者几个小时,人都能撑住,可是时间再耗久一些,哪怕只多一两分钟,多十几秒,一直这样持续下去,人终究会看不到尽头,渐渐绝望。袁希耗了足足二十个小时,疼痛越来越频繁而剧烈,一种力量先将她绷得紧紧的然后从内到外撕扯开,这种撕裂感持续不断让人几乎停止呼吸,直到疼得麻木,神情恍惚,接着更剧烈的疼痛会彻底把昏死的袁希再次疼醒,就这么反反复复无止境。这种生不如死的折磨让她几欲放弃,求饶医生能给她剖一刀结束这一切。医生见多了这样的场景,并不理会这种丧失理智的求饶。助产士会给她支起床架让她有地方抓握,或者轻言细语安慰她,但实际上袁希已经不太听得见她们的声音了,这时她的身体已经不太像是自己的了。
终于宫开八指,安明扶着她到了产房门口,她一再把他推开,竭力自己进产房,但是新一轮宫缩袭来,她不得不忍痛蹲下身子。他亲眼目睹了她几乎倒地的样子,她浑身无法遏制地发抖,忍不住从喉咙发出哼哼声,根本无力大声喊叫出来。安明看见她背后全被汗湿,然后她在这一轮阵痛过后,弓着腰颤颤巍巍地往里走,孤单的背影看上去很凄凉,直到产房的门关上。
一直到这时,袁希都坚定不移地拒绝任何家属进来陪产,这是她怀孕时就做好的决定。的确如她所想,她现在的情况和一个任人宰割的牲畜一样,完全没有尊严:赤裸的下身,糊满粘腥的羊水和血污,面如死灰,鼻孔里插着氧气管。她靠着原始的本能一再发力,尽力在助产士的帮助下现学现用着更有效的发力姿势,但是科学在这种场合下完全败给了本能,袁希感到另外一个身体正在她体内试着用扭转、蹬踹、伸展等各种方式寻找出路。
助产士的声音模糊地在耳边回响:“……快听不见孩子心跳了!再用力一次!”这句话像电击一样让袁希恢复短暂的清醒,比疼痛更让她惧怕的就是一直都好好的孩子忽然没了,而她越是犹豫,孩子憋闷的时间就会越久。借着新的宫缩,袁希机械性地拼命用力,顿时失去了知觉……当她寻着啼哭声瞄到助产士臂弯里的孩子时,只觉得他干干净净而已,她自己没有涌动丝毫感情,似乎看见的是一个陌生人,孩子的哭声根本没有激发她的母爱,更多的是如释重负,她甚至觉得电影里演的太假,那些一生出孩子就母爱泛滥的场景在她这里根本就无法出现。她看见孩子往助产士身上撒了一泡尿,这让她有点抱歉,于是发自肺腑地对医生和助产士说了声“谢谢”。
她的婆婆是第一个听到孩子哭声的家属,继而激动地告之大家,但是大家贴着产房的门都没听到,等了一会儿才传出连贯的哭声。实际上,孩子发出的第一声啼哭干哑而短促,就像只小老虎,而袁希的婆婆却精准地扑捉到了这个声音。
在此之前,袁希的家人们一直在产房外等待,由于时间太长,她妈妈让大家先去睡睡,待会儿好轮班照顾母子,当然,这个只是建议,这个时候没谁能睡得着,真要睡着了估计她妈妈心里也不会太舒服。大家就这么在外面干耗着,坐立不安。说到底,生孩子就是产妇一人的事情,进了医院就等于两条命全交给医生了。
袁希直到被推出产房,自己身上那股血腥味都一直盘踞不散。她现在头脑很清晰,理智渐渐恢复,精神也亢奋了许多,毫无睡意。大家显然都比她要激动,老人们看见孩子时的眼神如同看见自己小时候一样充满暖意,安明过来抚慰她,而她感到满意的是他一直看见的都是她没有丧失理智的样子。
这个男孩子像糖果一样被包好,大家都想看看他更像妈妈还是爸爸。他被挤压过的头顶现在是尖尖的,卤门突突地弹跳着。眼睛也因为经过挤压而有点肿,睫毛还没长出,这让他的眼睛闭着时像一对铅笔画过的长长的线。耳朵也因为挤压变成了左耳尖右耳圆。鼻骨和牙因为都还没开始长,使得他的下半张脸短短扁扁的,但是即便这样,略有弧度的嘴型还是像极了妈妈。偶尔不自主地笑一下,嘴型又变成了爸爸的样子——上翘到鼻翼两侧的嘴角和一对小小的酒窝让他笑起来成了迷你的安明。睡着时他会把几个肥短的指头在脸颊上摩挲,大人们给他套上婴儿手套防止他嫩嫩的指甲划伤更嫩的皮肤。现在的他完全就是一个半成品,等待着在人间重塑。
当大家都沉浸在喜悦中时,袁希却没有跟上大家的节奏。她体内的激素水平瞬间变化产生的落差让她无法控制情绪,以为下了产床就恢复理智的她实际上将面对的是一个漫长的非理智时期。
这种情绪化开始于喂奶。袁希非常在意这件事,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奶水,几乎等于说自己不是一个有资格当好妈妈的女人。这种事情虽然和体质很有关系,但是她坚信意志能战胜先天不足。她看见过很多孕妇生产前就已经溢乳,产后奶水充足得可以多喂两三个宝宝。而她不但在孕期就没有乳房饱胀的感觉,就是生产完了,奶水也少得可怜。虽然医生和杂志上的说法都是开头奶水会很少,但是很宝贵,营养价值高,坚持给孩子吮吸就会泌乳越来越多——这些对于袁希来说,都只是道理,而她仍然希望全家看到的是她一出产房就能自如地开始哺乳了。她信不过催乳师,隔壁产房的产妇找了个不太专业的催乳师导致乳腺发炎,她觉得凭着口碑找一个不错的催乳师存在冒险几率,所以她决定忍痛让孩子自己吮吸,直到奶水开始分泌。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每吸一口奶,袁希正在复旧的子宫就会收缩一次,疼痛不亚于产前宫缩。她一直都给自己打气,不断鼓励自己,近乎紧张地在意着泌乳这件事情。家人看她这样,也希望能宽慰一下她,特别是婆婆,她视袁希为安家的功臣,看见媳妇这样,心里也不好受,于是她来到袁希身边试图安慰她:“袁希呀,有没有奶水没关系的,没奶水的话我们还可以给孩子喂奶粉啊!”
这本是一句善意的慰藉,可是在袁希脑海里却形成了巨大的逆反效应,在她听来,这无疑是在给她负面暗示,是向她泼出的冷水,是在提醒她“你压根就没那么多奶水,省省吧!”。袁希心中梗闷抑郁,但是又怕影响了奶水质量,只能把怒火泼向老公。她把安明拉过来,告诉他以后不要为了安慰而安慰,说些让人更难受的话。安明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妈和自己媳妇之间出了什么问题。袁希看他一脸不解,便小声地说:“我觉得这种安慰就如同探望病人时,对病人说‘你的伤口好深啊,好可怜啊,这么深的伤口以后留疤怎么办?好同情你啊!’虽然是安慰,但是让人觉得更负面、更伤人!”
安明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老婆生完孩子后会这么敏感,但是她也深知女人这时的身心太脆弱,这种反应无法自控,只能尽量按照她的要求来。
第二章 8
当阵痛终于来临时,之前所有的焦虑、恐惧和不安顷刻间全部没有了,因为这种痛实在是让人无暇产生任何情绪。袁希属于比较耐疼的人,而且她坚信这么多女人都熬过来的疼痛自己也绝对挺得住,但是她低估了时间的残酷——疼能忍,却耗不住。就算十级疼痛,疼那么一下或者几个小时,人都能撑住,可是时间再耗久一些,哪怕只多一两分钟,多十几秒,一直这样持续下去,人终究会看不到尽头,渐渐绝望。袁希耗了足足二十个小时,疼痛越来越频繁而剧烈,一种力量先将她绷得紧紧的然后从内到外撕扯开,这种撕裂感持续不断让人几乎停止呼吸,直到疼得麻木,神情恍惚,接着更剧烈的疼痛会彻底把昏死的袁希再次疼醒,就这么反反复复无止境。这种生不如死的折磨让她几欲放弃,求饶医生能给她剖一刀结束这一切。医生见多了这样的场景,并不理会这种丧失理智的求饶。助产士会给她支起床架让她有地方抓握,或者轻言细语安慰她,但实际上袁希已经不太听得见她们的声音了,这时她的身体已经不太像是自己的了。
终于宫开八指,安明扶着她到了产房门口,她一再把他推开,竭力自己进产房,但是新一轮宫缩袭来,她不得不忍痛蹲下身子。他亲眼目睹了她几乎倒地的样子,她浑身无法遏制地发抖,忍不住从喉咙发出哼哼声,根本无力大声喊叫出来。安明看见她背后全被汗湿,然后她在这一轮阵痛过后,弓着腰颤颤巍巍地往里走,孤单的背影看上去很凄凉,直到产房的门关上。
一直到这时,袁希都坚定不移地拒绝任何家属进来陪产,这是她怀孕时就做好的决定。的确如她所想,她现在的情况和一个任人宰割的牲畜一样,完全没有尊严:赤裸的下身,糊满粘腥的羊水和血污,面如死灰,鼻孔里插着氧气管。她靠着原始的本能一再发力,尽力在助产士的帮助下现学现用着更有效的发力姿势,但是科学在这种场合下完全败给了本能,袁希感到另外一个身体正在她体内试着用扭转、蹬踹、伸展等各种方式寻找出路。
助产士的声音模糊地在耳边回响:“……快听不见孩子心跳了!再用力一次!”这句话像电击一样让袁希恢复短暂的清醒,比疼痛更让她惧怕的就是一直都好好的孩子忽然没了,而她越是犹豫,孩子憋闷的时间就会越久。借着新的宫缩,袁希机械性地拼命用力,顿时失去了知觉……当她寻着啼哭声瞄到助产士臂弯里的孩子时,只觉得他干干净净而已,她自己没有涌动丝毫感情,似乎看见的是一个陌生人,孩子的哭声根本没有激发她的母爱,更多的是如释重负,她甚至觉得电影里演的太假,那些一生出孩子就母爱泛滥的场景在她这里根本就无法出现。她看见孩子往助产士身上撒了一泡尿,这让她有点抱歉,于是发自肺腑地对医生和助产士说了声“谢谢”。
她的婆婆是第一个听到孩子哭声的家属,继而激动地告之大家,但是大家贴着产房的门都没听到,等了一会儿才传出连贯的哭声。实际上,孩子发出的第一声啼哭干哑而短促,就像只小老虎,而袁希的婆婆却精准地扑捉到了这个声音。
在此之前,袁希的家人们一直在产房外等待,由于时间太长,她妈妈让大家先去睡睡,待会儿好轮班照顾母子,当然,这个只是建议,这个时候没谁能睡得着,真要睡着了估计她妈妈心里也不会太舒服。大家就这么在外面干耗着,坐立不安。说到底,生孩子就是产妇一人的事情,进了医院就等于两条命全交给医生了。
袁希直到被推出产房,自己身上那股血腥味都一直盘踞不散。她现在头脑很清晰,理智渐渐恢复,精神也亢奋了许多,毫无睡意。大家显然都比她要激动,老人们看见孩子时的眼神如同看见自己小时候一样充满暖意,安明过来抚慰她,而她感到满意的是他一直看见的都是她没有丧失理智的样子。
这个男孩子像糖果一样被包好,大家都想看看他更像妈妈还是爸爸。他被挤压过的头顶现在是尖尖的,卤门突突地弹跳着。眼睛也因为经过挤压而有点肿,睫毛还没长出,这让他的眼睛闭着时像一对铅笔画过的长长的线。耳朵也因为挤压变成了左耳尖右耳圆。鼻骨和牙因为都还没开始长,使得他的下半张脸短短扁扁的,但是即便这样,略有弧度的嘴型还是像极了妈妈。偶尔不自主地笑一下,嘴型又变成了爸爸的样子——上翘到鼻翼两侧的嘴角和一对小小的酒窝让他笑起来成了迷你的安明。睡着时他会把几个肥短的指头在脸颊上摩挲,大人们给他套上婴儿手套防止他嫩嫩的指甲划伤更嫩的皮肤。现在的他完全就是一个半成品,等待着在人间重塑。
当大家都沉浸在喜悦中时,袁希却没有跟上大家的节奏。她体内的激素水平瞬间变化产生的落差让她无法控制情绪,以为下了产床就恢复理智的她实际上将面对的是一个漫长的非理智时期。
这种情绪化开始于喂奶。袁希非常在意这件事,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奶水,几乎等于说自己不是一个有资格当好妈妈的女人。这种事情虽然和体质很有关系,但是她坚信意志能战胜先天不足。她看见过很多孕妇生产前就已经溢乳,产后奶水充足得可以多喂两三个宝宝。而她不但在孕期就没有乳房饱胀的感觉,就是生产完了,奶水也少得可怜。虽然医生和杂志上的说法都是开头奶水会很少,但是很宝贵,营养价值高,坚持给孩子吮吸就会泌乳越来越多——这些对于袁希来说,都只是道理,而她仍然希望全家看到的是她一出产房就能自如地开始哺乳了。她信不过催乳师,隔壁产房的产妇找了个不太专业的催乳师导致乳腺发炎,她觉得凭着口碑找一个不错的催乳师存在冒险几率,所以她决定忍痛让孩子自己吮吸,直到奶水开始分泌。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每吸一口奶,袁希正在复旧的子宫就会收缩一次,疼痛不亚于产前宫缩。她一直都给自己打气,不断鼓励自己,近乎紧张地在意着泌乳这件事情。家人看她这样,也希望能宽慰一下她,特别是婆婆,她视袁希为安家的功臣,看见媳妇这样,心里也不好受,于是她来到袁希身边试图安慰她:“袁希呀,有没有奶水没关系的,没奶水的话我们还可以给孩子喂奶粉啊!”
这本是一句善意的慰藉,可是在袁希脑海里却形成了巨大的逆反效应,在她听来,这无疑是在给她负面暗示,是向她泼出的冷水,是在提醒她“你压根就没那么多奶水,省省吧!”。袁希心中梗闷抑郁,但是又怕影响了奶水质量,只能把怒火泼向老公。她把安明拉过来,告诉他以后不要为了安慰而安慰,说些让人更难受的话。安明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妈和自己媳妇之间出了什么问题。袁希看他一脸不解,便小声地说:“我觉得这种安慰就如同探望病人时,对病人说‘你的伤口好深啊,好可怜啊,这么深的伤口以后留疤怎么办?好同情你啊!’虽然是安慰,但是让人觉得更负面、更伤人!”
安明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老婆生完孩子后会这么敏感,但是她也深知女人这时的身心太脆弱,这种反应无法自控,只能尽量按照她的要求来。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