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爱是无限的
内容被自动屏蔽
文更新 在等
第二章 4
袁希婚后的时间更多的还是在公司里,她更习惯的环境还是工作环境,这么多年都在当上班族,没有压力反而不太适应了。刚刚休完婚假回来时,觉得需要缓一阵子才能从假日悠闲状态跳脱到工作状态,而这个过程显然不能太长,因为即使是正常的婚假,也会让很多同事不满。个中原因很多,有的同事为了工作会放弃婚假,因为怕婚假时错过大单子或者升职的好机会,有的会为了工作推迟婚假,以至于结婚快一年都还没休,有的休完婚假回来可能错过了一次竞聘而要等待下一次升职机会,还有的甚至会在这短短半个月里面临巨大的人事变动,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回来有可能就被辞了。这里有这里的丛林法则,就算法律保护劳动者的许多权益,公司不想要你时还是有办法让你呆不下去。如果你贡献真的不足以让公司觉得缺你不可,就不要太苛求各种休假了。这次袁希能顺利休完婚假,回来还能接上工作,已经让很多同事眼红了。
坐在她左边位置的是个只有25岁的姑娘,这里所有人都是在为她打工——她刚刚和老板结婚。进来的时候老板已经离婚,带着一个9岁的女儿。在他们婚宴上,所有同事都看见她开心地给老板女儿剥橘子,而那个小姑娘也一脸笑容地喊她“妈妈”。这种和谐的场面无论真假,都让人不得不感叹“后生可畏”,袁希也承认换成她的话,真的做不到年纪轻轻就给人当后妈,更做不到让小朋友开口喊自己妈。但是这个小姑娘应付自如,婚后还声称“不要过与社会脱节的生活”,毅然把自己当作普通员工,继续留在公司工作,并且还是扎根在基层,干着和原来一样的活儿。这让公司里的气氛变得很奇怪,谁能和老板娘天天坐在一起轻松工作、畅快聊天?大家都在努力回忆着之前有没有一不留神和她聊天时透露了什么不利于自己的信息,尤其是在她还没有和老板公开交往的“低调的日子里”,有没有让她听到诸如“老板真是抠门到家了!”“老板就是喜欢胸大的女人!”之类的话。袁希也想了一下,她倒是和这个小姑娘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里赚的钱都是老板的,我们也就是靠点工资养活自己而已。”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现在这小丫头完全可以告诉袁希“在这里赚的钱都是我的,你们的确是靠点工资养活自己”。
袁希的右前方是策划部总监的办公室。总监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在升职到这个位置之前本来只是广告部普通员工一名。2008年奥运会时某个迎宾仪式上,临时需要替补几个迎宾小姐,上面指派人员到各个周边高校、广告公司寻找有模特素质和经验的人员,这位总监认识某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老师,而公司另外一个女职员手头也有相关资源,她成了这位总监的竞争对手。不巧的是,女职员即将临盆,要休产假,公司便要这位总监带着学校里找来的几个女学生去救急,任务就是在奥运会的迎宾仪式上拿着小彩旗晃着欢迎来宾,任务难度系数为0。机遇千载难逢,聪明的总监和在场很多来宾合了影,其中不乏各界知名人士,这套合影回来后被放大挂在走廊里,作为公司对外宣传的重要资本。总监就这样间接为公司带来了不少商机,许多合作单位慕名前来,公司在业内也有了名气,毕竟是“参与了百年一遇的奥运会项目的广告公司”,总监带给公司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这个伟大的政治任务的完成,使得提拔他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
之前休完产假回来的女员工现在还坐在之前的位置上,她还是产假没休完就提前回来上班的,因为时间一长,更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了,说不定工作都难保。袁希有时候会特别留意这个女员工,看着她每天为孩子背奶上班。公司并没有专门提供给哺乳期妈妈的空间,她在涨奶时只能拿着吸奶器去卫生间,但不太卫生,或者借下上级的办公室,终究还是不方便经常借用,有时候好心的男同事会回避一下,但是女同事在旁边同样也挺尴尬的。有时候加班或者赶工会带来很大压力,她上班不久后奶就没有了。袁希有点同情她,这像看到了不久后的自己。
现在已经是初秋,办公室的窗外就能看见海。袁希已经没有了第一次看到海时的心情,虽然她仍然对空气中微弱的海腥味很敏感,但是海浪一次又一次周而复始的拍击让她耳根麻木,除了在大海面前依旧觉得自己很渺小,再无别的感觉。
她在公司里并没有什么上升空间,她属于这样一种员工:在行业内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能有效地完成任务,该加班也会加班,但也懒得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周圆人际关系,也不会专门去争取某个更高的职位或者更多的薪水,靠现有的工资和奖金能让自己够用,享受的福利也比较满意,便再无他求。
所以说,如果给她这样的员工一个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她是可以学得很好的,而让她学一下如何经营和同事、领导的关系,她是真的缺乏天赋。有一次她一边和同事聊天一边朝公司大门走,而老总正好在他们前面走,也准备进门,这时,袁希身边的同事忽然中止了谈话,一个箭步冲上前去要为老总开门,与此同时,门卫大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在了这个同事的前面,几乎是边跑着边伸手开了门,如同拿到彩蛋一般喜悦地朝老总道了声“早上好”,而没有抢到先机的同事则横了门卫一眼,好像比赛时被违规选手拔了头筹。袁希看到这一幕,深感自己后知后觉,这种模式简直让她学都学不来。
说到底像她这样的员工,老板不会有多注意她,也不用担心她有多麻烦。说的好听点,这种职员是知足常乐,说不好听,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袁希的妈妈非常不满意女儿这种状态,三十多岁了,一旦失业什么都没有了,虽说现在这个年龄段在职场还吃香,但是再往后走,就算高居要职,一旦公司不行了,还是得另谋高就,到时候就没那么容易找工作了。一想到这些,袁妈妈就开始带动袁希一起走向焦虑:“你要早做打算啊!你看你表姐进的是稳定的事业单位,一辈子靠山吃山不愁山倒,或者你看你堂妹也不错啊,自己学化妆,现在开了一个工作室给人做美容。或者像你姐那个同学,早年吃些苦,自己做物流,后期做顺了也很来钱的!再者继续读书也不错,知识改变命运。我一个老同事家小孩比你大四岁,一路读到医科大博士,还觉得没读够,又出国继续深造,还在国外换专业读,现在都在国外定居了!你就算不读书,至少也多考几个证吧!”
每当听到这些,袁希除了重新撩起从小到大都没远离过的“还是别人过得好”的感受,更多了一份江河日下的凄凉。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