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方发表于 2017-04-05 16:36 前几年没太大问题,现在 right now 也就是2017年4月 你完全不靠家里人支持,毕业两年你就想买房?首付五十万从哪里来?
也不是不行。。。
适当加杠杆,还是可以筹首付的,只是确实上涨太快了。去年2月首付不到30万的房,再开盘就要首付70万了,贷款还要多背一倍
一路向南方发表于 2017-04-05 16:36 前几年没太大问题,现在 right now 也就是2017年4月 你完全不靠家里人支持,毕业两年你就想买房?首付五十万从哪里来?
也不是不行。。。
适当加杠杆,还是可以筹首付的,只是确实上涨太快了。去年2月首付不到30万的房,再开盘就要首付70万了,贷款还要多背一倍
不好意思,是指1986和1990年出生的人,在2016年买房
买房嘛,要么靠自己能力,要么靠家庭积累。反正就一个道理,如果100个人买房,只有50套房子,你就要成为前50%,就这么简单。ZF要做的是人人有可居,而不是人人有产业。应该大力发展公租房,鼓励私人租房。国外很多人租住一个地方几十年,中国搞不好一年搬几次家,才逼着大家买房。
基本同意楼主看法,能力是伴随自己一生的硬通货。但也不得不承认,时势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也非常重要。当下的时势,跟几年前、一二十年前大大不同,阶层固化越来越明显,上升通道越来越有限,劳动要素在财富积累过程中的作用也大大弱于资本要素。单纯以能力论结果,恐怕也不尽客观。
那些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为今后人生努力着的人,为什么买不起房,而其他混着日子的人只是因为早几年买了房,却可以享受享受碌碌无为却衣食无忧的生活?
5%2%?Z悲哀的是上清华北大的都买不起房,却教导子女要努力上清华北大
0000000000000000
本帖Z后由 ggyykb123 于 2017-4-6 14:47 编辑
内容被自动屏蔽
在同龄人里面可以这么说。
不然,14年毕业的和16年刚毕业的学生,就3年区别,房价翻了几倍,这怎么说?
ggyykb123发表于 2017-04-06 10:42 博士毕业进大学当老师,不占编制,一年25万,但是只能签三年合同,三年后如果还想继续留校,就看这三年内的考核,工作的压力是巨大的。但是夫妻两个都扛的住,这巨大压力的工作,买房也不是难事,我赞同楼主的说法 ...
我也是大学老师 在编的 待遇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工资就有25?
ggyykb123发表于 2017-04-06 10:42 博士毕业进大学当老师,不占编制,一年25万,但是只能签三年合同,三年后如果还想继续留校,就看这三年内的考核,工作的压力是巨大的。但是夫妻两个都扛的住,这巨大压力的工作,买房也不是难事,我赞同楼主的说法 ...
我可能呆了个假大学
qcwh1227发表于 2017-04-05 17:55 楼上有些早期买了房的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年轻人为什么一毕业就想着买房?甚至没有毕业就要考虑买房?那是因为房价涨得太快。晚买一个月就可能多付好几十万,在这种大环境下,年轻人心里不慌?明明是ZF ...
实际整个湖北就是武汉贵,别的城市并不贵
你是编制内吧?你是不是博士?三年25个是不占编制,临时工,人家有可能只能做三年,风险比你大
无尽的饼干发表于 2017-04-06 11:02 在同龄人里面可以这么说。不然,14年毕业的和16年刚毕业的学生,就3年区别,房价翻了几倍,这怎么说?
非要往武汉扎肯定了,湖北省除了武汉别的城市并不贵。
基本同意,但是楼主你是八零初期出生的,其实也算赶上了房价和就业比较好的时代,85后的人才悲催,买房其实收入并不是Z重要的,时机才重要。
luoore发表于 2017-04-06 12:13 非要往武汉扎肯定了,湖北省除了武汉别的城市并不贵。
就努力程度而言是一样的啊,这样就并不公平啊。前面的人坐上了武汉房价的快车。
哪儿公平了?
无尽的饼干发表于 2017-04-06 12:20 就努力程度而言是一样的啊,这样就并不公平啊。前面的人坐上了武汉房价的快车。哪儿公平了?
国家定义房子是金融商品,和黄金股票一样。本来就不该有公平。
同意
无尽的饼干发表于 2017-04-06 12:20 就努力程度而言是一样的啊,这样就并不公平啊。前面的人坐上了武汉房价的快车。哪儿公平了?
同样如果房价暴跌,就是对前面买的人的不公平。
c0026发表于 2017-4-5 20:01 楼主之前回复基本认同,但是后来楼主的言论不大认同。优越感太强了一点,武大华科也并不是那top2%,至少有3 ...
这与楼主说的努力不矛盾啊,不明白你要反驳什么
都市异乡人发表于 2017-04-06 12:27 这与楼主说的努力不矛盾啊,不明白你要反驳什么
不是反驳,是感觉楼主太有点优越感了,只是不认同那一句,考上重点大学就是2%,超越了98%。其他的认同楼主努力可以获得。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