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好久不谈这个话题,有人把我帖子翻出来。随便上点数据,学区房吹客就只能拉黑了事。
这论坛里的好几个学区房吹客,称我为杠精。呵呵,上数据你们就叫杠精?上证据你们就叫杠精?
我来给比较下,摆在武汉的数据。
我们先看学区房吹客们的理论基础:
1:学区房是入场券。有了入场券,你已经甩开一大帮人了
2:学区房能提高下限
3:教育本来就是拼的小孩的资质和家庭的资源。学区房也只是家庭资源的一种兑现。
以上三点,Z重要的其实就是第三点。因为小孩资质是固定的,那么家庭资源可以极大影响教育的结果(学区房只是家庭资源的一个具体体现)。
这三点,全部是理论!不是证据。任何一个理论,只有有证据才能证明。
这个理论成立,那么必然会反应到数据上:经济条件和社会资源越好的区域,教育结果越好。
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所说的教育结果,其实就是高考考上更好的大学。
也就是经济条件越好和社会资源越好的区域,必然体现出更高更好的大学录取率。
我们来看看武汉的数据。在武汉市。新洲区和武汉主城区隔绝程度Z高,生源Z容易保留(比如东西湖区的生源很容易流失到汉口三区)。尽管不能排除极少数生源流失,但是新洲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样本。而且新洲有100多万人,作为研究对象,基数也够。
同时在武汉市内,存在大量的生源流动,为了消除此影响,以整个武汉市为样本进行研究。
新洲区:
一中:891/1040
二中:124/528
三中:153/529
四中:138/539
城关:2/533
合计:1308/3169=41%。
武汉主城区学校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总数:8660/20870=41%。
二者打成平手!
且慢!莫要忘记,华师一有一半学生是武汉市外的专县生,我们不得不把他们排除在外。
这还是在武汉主城区从小学到高中,从各远城区吸取生源的基础上!Z难吸收生源的高中为例(因为武汉中考远城区锁区),主城区名高都能吸收几十人远城区生源。
因为家庭资源差得多得多得新洲区,教育结果居然还能胜过武汉主城区。
注意:这不是观点!不是理论!而是数据!是事实!是现实!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在2017年,曾经对绝大部分为985的重点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如何呢?
有这样一个事实:经济条件差的考取清北确实比富裕的有劣势。但985,211,一本,这种劣势就逐渐减小以至于逆转。(具体原因就不谈了)
即便如此,我们来看看这次调查的结果:来自农民家庭生源比例为30%。而当时城镇化率已经接近百分之六十。而且其中中低收入家庭生源占了60%。
根据13年左右的一次调查,到211这个层次,农民家庭已经基本拿回自己的正常份额。
而到了一本这个层次,对不起!农民家庭已经反超!!!
吹客们以为的家庭资源经济条件,全方位的体现到学区房,培优,近朱者赤等等各方面。只在985这个层次有意义!
985层次有意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班上50人,仅有一人能考取985.
还有49个人,搞学区房是白忙活。
Z后回答几个谬论
答:学区房的意义是建立成绩优势,如果他有意义,必然反映到高考上去。如果在高考时,学区房的带来的成绩优势都丧失了,意义在哪儿?
谬论二:你不信学区房有意义,不买不就得了吗?死缠烂打什么呢?
答:如果你相信学区房有意义,买不就得了吗?死缠烂打什么呢?
答:你信学区房,应该大力宣扬学区房无用论,这样才能给你孩子带来比较优势。
天天宣扬学区房有用论,不是让更多的人买学区房和你孩子竞争吗?这才是害了你的孩子吧。
谬论四:高考还没到拼天赋的时候,比你有天赋的比你更努力。
答:那是那些天赋好的人说的。你居然也信?
再给各位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们说一句:切勿拔苗助长。不要让你的孩子处于过度竞争中,要保持向上的势头。
不要因为其他家长在干什么而焦虑,仔细去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研究教育规律,帮助孩子发展。
比如:要让你的孩子学会如何分析问题,知道去验证自己的分析对不对。千万别成为那种面对数据无言以对,只能称别人为杠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