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咵房
遗爱湖 初中三年级
cheven发表于 2020-04-24 14:23 楼上的我爱莉莉桑,对于误伤到你非常抱歉,向你致歉。我说的杠精并不包括你。

杠要杠出点水准来,而不是坐进观天,钻牛角尖的观点,大多数家长选学区房,并不是说要期望孩子多拔尖,都能上重点,而是保证先托底,提高能进高个中几率, 只有进入高中了,你才有资格谈后面的,而不是你这种一根筋的,认为买学区房就是为了能出人头地的逻辑,就和买保险一样,你啥车险都不买去路上跑也没事,但你开车时踏实吗?真出大事你承受得起不?学区房买车险也有点类似,不买也行,但有需求买了只会更好!

cheven 大学四年级
倩影___发表于 2020-04-24 10:14 楼主说的还是很对的。但是我认为较好的学区环境(不一定是明星学区房)是有益的。我的理由是:如果完全不控制,你不知道是那8660还是20870;但如果加以控制,完全可以把8660/20870做到866 ...

你是真正说到点子上的。

第一,学区房包括所谓的培优啊等等,唯一能起作用的就是在同考区的内卷化斗争。以武汉为例,只在武汉主城区内的竞争有意义。

第二:只要是较好的学区环境(不需要明星学区房)就足够了,因为小学初中名师的作用非常有限。名师的讲解的那些规律性,拔高性的东西,只有天赋顶级的学生才会注意,理解。普通学生听了也白搭,连基础的东西都搞不明白的,就别指望那些高难度的东西了。

第三:学习成绩提高影响因子主要是学习时间的投入。一天学十小时肯定比八小时强。因为主城区家长普遍重视教育,这种内卷化斗争其实带来的优势非常有限。其实主要是对进城务工子女学校的学生有些优势。

我和你一样认为,较好的学区环境是有益的。


余文杰 大学一年级

高考本来就要天赋,过来的人都知道

cheven 大学四年级
遗爱湖发表于 2020-04-24 13:03 谈学区房说的是初中,高中属于选拔教育,不存在学区房,不属于谈论范畴,杠精拿出一个高中来开杠,殊不知郊县可以复读,然后一中都是当地拔尖生源,那要比谁也比不上衡水中学!学区房的目的不是说保证小孩能冒尖,能 ...

你连数据都不仔细看,还谈什么呢?我这里拿的是新洲区全区公立普高和武汉主城区全区公立普高的数据对比,和新洲一中是当地拔尖生源有什么关系?

要说生源,这年数据对应年份的中考生源数据,新洲区的普高线比武汉市主城区普高线低了整整40分。 40分是什么概念?基本就是华科附中等一流弱和一流强省实验二中等的录取线分差。


其实你列的这些高中的数据,意义不大。

因为你们这些推崇学区房的,对武汉的教育制度,招生制度没什么研究不了解。

民办择优掐尖众所周知,可是实际上公立初中也一样择优掐尖。只不过没有民办那么大张旗鼓公开罢了。  

公立名初,一是优秀生源更容易保留,二十可以悄悄掐尖。

掐尖有什么效果?一个初中500人,掐尖50人,只需要就可以把普高率提高10%。

                      

洛水之滨 禁止发言

内容被自动屏蔽

252635917 小学六年级

内容被自动屏蔽

pnzbb 小学二年级

上私立的不好吗

我爱35定 大学三年级
252635917发表于 2020-04-24 15:25 别人吹学区房优势,你只需要证明学区房对口学校一本上线率低于非对口学校就可以了,非要拐弯去证明家庭资源和一本上线率的关系,再说你要证明家庭资源和一本上线率,你为什么只选择新洲,你凭什么就认为新洲能代表 ...

别跟杠精认真,他脑子有毛病的,拿新洲区和武汉市平均值对比,都不是一个样本群,估计还是书读少了没文化。

你看他敢不敢拿武汉学区房代表:武昌、江岸两个城区的一本率,跟新洲区对比,绝对秒的新洲连渣都不剩!

cheven 大学四年级
遗爱湖发表于 2020-04-24 14:54 杠要杠出点水准来,而不是坐进观天,钻牛角尖的观点,大多数家长选学区房,并不是说要期望孩子多拔尖,都能上重点,而是保证先托底,提高能进高个中几率, 只有进入高中了,你才有资格谈后面的,而不是你这种一 ...

有数据还是坐井观天钻牛角尖,比不上你们一张嘴的理由,我真是挺佩服的。


我上面那个数据对应年份中考数据,新洲区普高线比主城区普高线低了整整40分。

为什么?因为新洲区小学初中强度远远低于主城区。但是到高中学习强度基本一样,难度提高之后,主城区在小学初中上的强度建立的40分优势全部损失殆尽。

注意,这不是观点,这还是事实!


那些提高进入高中几率,擦线上普高的,基本都是高考炮灰。

湖北本科录取率百分之五十。读一个专科也还谈什么后面?


我爱35定 大学三年级

杠精,你拿非洲尼日利亚、坦桑尼亚高中的北大、清华,还有985录取率,和武汉的做对比,你一定会发现一个惊爆秘密:原来非洲才是教育强国,学区房还没有非洲茅屋有用!


----------------------------------------------------------------------------------

杠精没学过统计学,连总体、样本、抽样这些概念都没搞懂,在这谈数据,真是咵房年度笑话啊!

跟小编提个醒,论坛智商准入制度很重要!

本帖Z后由 我爱35定 于 2020-04-24 15:51 编辑

cheven 大学四年级
252635917发表于 2020-04-24 15:25 别人吹学区房优势,你只需要证明学区房对口学校一本上线率低于非对口学校就可以了,非要拐弯去证明家庭资源和一本上线率的关系,再说你要证明家庭资源和一本上线率,你为什么只选择新洲,你凭什么就认为新洲能代表 ...

你提的问题非常有意义。


第一:你想要的数据查不到。即查不到这样的数据。因为从小学到高中,生源不断的流动,不仅没有公布这样的数据,也没有可能追踪这样的数据。

第二:教育是家庭资源的结果,学区房是家庭资源的一个具体体现。这不是我为学区房拥趸提炼的观点,而是他们自己亲口说出来的。

第三:选择新洲首先是因为,新洲区和主城区隔绝程度Z高,生源容易保留。这跟武汉汉阳区因为两条江间隔,生源Z容易保留是一样的-------注意,武汉市汉阳区的数据也是非常好的。其次新洲区人口有一百多万人,基数足够大,不会因为样本过少带来偏差。



cheven 大学四年级

别跟杠精认真,他脑子有毛病的,拿新洲区和武汉市平均值对比,都不是一个样本群,估计还是书读少了没文化。

你看他敢不敢拿武汉学区房代表:武昌、江岸两个城区的一本率,跟新洲区对比,绝对秒的新洲连渣都不剩!

---------------------------------------

哈哈,35定这位,没有数据张口就来,拉黑了我又何必来我帖子里掺和呢?

你看,我就不需要拉黑你,因为你发言我就可以拿数据出来。

为什么不拿武昌江岸的数据?因为主城区内生源是可以自由流动的。你压根不知道他的生源真正来自于哪儿。

但是你要数据,我也有噢。

就是上面的那一年,汉阳区的一本率比江岸区高一个百分点哟!

没错,武昌区是第一。但是你知道武昌区高中生源是什么情况吗?

我来给你们上一些名高某年外区生源比例。

华师一附中,外区比例45%,如果算上专县省,华师一附中仅仅有四分之一的生源来自武昌区。

省实验,外区比例22%

二中,外区比例14%

三中,外区比例10%

六中数据没查到,汉铁高中外区比例11%。

看清楚没?武昌区江岸区在外区掘了很多生源。其中华师一附中区外市外攫取了700人到800人。而武昌区对应那年高考人数是多少呢?是5000人。

看清楚了吗?仅仅这700多人,就可以把武昌区一本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而江岸区攫取的外区比例少,居然还不敌汉阳区。

汉阳区凭两条大江保住自己的生源,就可以赢江岸区。

你看,研究问题得这样,要好好查数据,靠嘴巴是不行得。

我爱35定 大学三年级
cheven发表于 2020-04-24 15:56 别跟杠精认真,他脑子有毛病的,拿新洲区和武汉市平均值对比,都不是一个样本群,估计还是书读少了没文化。你看他敢不敢拿武汉学区房代表:武昌、江岸两个城区的一本率,跟新洲区对比,绝对秒的新洲连渣都不剩! ...

在这里胡编乱造数据,我也会啊:新洲区有50%生源都是是武汉各区进九大民高差几分,所以假落户去新洲高中读书的生源,因为郊区高中这块管的很松,看看XJ、XZ两省的高考移民就知道了,所以结论是你的数据对比都是扯谈。


别人不回复你,其实都在看你笑话,你应该感谢我!

cheven 大学四年级

哈哈,胡编乱造?

http://m.deyi.com/thread-18020190-1-1.html

得意上就有华师一附中的生源构成2019年,武昌区260人,外区290人,其中还有新洲区一人呢。

外区占比都52%了……

这是不含专县生。加上专县生,武昌区外生源有七八百之多。提高武昌区一本率10个点有悬念?

至于你说的什么九大名高差几分去读新洲高中。这个都不需要驳斥。

这个胡编的杠精理由再次证明吹学区房的有些人啊,对武汉中考制度毫无了解。武汉市中考除远城区锁区外,还有一个特别规定,严厉禁止主城区去远城区读高中。

又不知道了吧?

坨一坨的爸 博士一年级
cheven

新洲区人口

江岸区人口

楼主举例数字来源:新洲区(本身居室郊区第一)一本人数:1308/105万;1.24‰江岸区(市区第二)一本人数:1483/105=1.41‰。改一样吧,这样显得差距小点、

也许这还看差距还不是太明显!这里我没还不考虑复读!新洲复读的情况就不说了。

看看学校的一本率!

新洲除了1中85%,其他都是20%几,而江岸区第三名都是83.5%!后面3个40%的,你去查生源,发现市区9大名高生源,绝大部分是对口初中学区房和民办名初出来的,而民办名初生源绝大部分也是学区房里面出来的。

江岸Z差民族就有点渣了,235人 才11个一本,新洲城关533名才2个一本,那是渣中渣!

这就是学区非学区,重点非重点的差距!其实学生本质是差不太多的,但是学区房和民办,把生源区分开来,强者更强,弱者更渣,你进不了民办(此处指的民办名校),再不是学区房的,基本和高中名校无缘,一本也就难,新洲也一样!







我爱35定 大学三年级
cheven发表于 2020-04-24 16:32 哈哈,胡编乱造?http://m.deyi.com/thread-18020190-1-1.html得意上就有华师一附中的生源构成2019年,武昌区260人,外区290人,其中还有新洲区一人呢。

你没上过高中吧?不知道有种学生叫借读生?

新洲、黄陂这些郊区,包括下面孝感等地市的重点高中,里面有很多进武汉城区九大名高差几分的借读生,而且教育部规定借读生是可以在借读高中参加高考的,借读高中为了一本率,都是让优秀的借读生在本校参加高考的。

---------------------------------------------------------------------------------------

翻翻帖子,大家都说你是杠精是有原因的。

cheven 大学四年级

有些人吧。高兴就好。数据打脸,就自己胡编理由。这种理由无需驳斥。

谁是杠精也显而易见。

请随意。不奉陪。

小怪兽的奥特曼 硕士一年级
坨一坨的爸发表于 2020-04-24 16:39 回复 cheven 的帖子新洲区人口江岸区人口楼主举例数字来源:新洲区(本身居室郊区第一)一本人数:1308/105万;1.24‰江岸区(市区第二)一本人数:1483/105=1.41‰。改一样吧 ...

有道理

cheven 大学四年级
坨一坨的爸发表于 2020-04-24 16:39 回复 cheven 的帖子新洲区人口江岸区人口楼主举例数字来源:新洲区(本身居室郊区第一)一本人数:1308/105万;1.24‰江岸区(市区第二)一本人数:1483/105=1.41‰。改一样吧 ...

谈数据是好事。

不过我还是劝你,自己多学习多研究,这样才能把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教给你的孩子。这话听着对你可能不中听,但确实是我的肺腑之言。希望你能听进去。


关于你的数据问题,有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如何计算比例,要科学。比如你选取每百万人口。有一定道理,但是这个比例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生育率,人口流动,而且人从出生到高考长达18年。他不是一个科学的指标。因为有非常明确的参考人数作为比较,这是更为直接的数据。舍弃更直接的数据而选择更百万人口,并不是科学的研究态度。

第二:数据必须准确权威,标准必须一致。实际上我还有武汉市一本率和湖北省一本率基本一致的数据,毫无优势。但是因为数据来源不同,我认为可能存在标准不同,从不使用这个数据。同样是常住人口,为什么你一个要选择16年,一个17年呢?

不仅如此,你的数据还是错的。因为百度百科绝不是什么权威数据的出处。武汉市统计年鉴,有清清楚楚的数据,2017年新洲区常住人口是90万,江岸区是96万。其实按照这个数据按照这个数据来算,每万人,江岸区比新洲区多一个一本。

第三:江岸区的数据没办法排除生源流动。正如我前面说的,二中16%的生源来自外区。江岸区因为有二所一流高中,二所一流弱,他能吸取很多外区生源。比如一流弱汉铁吸收外区生源,居然比三中还多。

江岸区单区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至于你说的高中挨个比我就不多说了,因为有一区的数据,还需要单个比干嘛呢?


我认为你应该认真理解,学区房是家庭资源的一个具体体现。

熊纠纠 初中二年级

因为新洲区比主城区一本率高点,因为一本211农民占比中低收入占比高,所以说明家庭资源基本没有影响??新洲区和主城区人口基数不一样啊,这也能比?华师有外县的所以还扣点一本率?那有更多非本地人拉低市一本率,你怎么不算?农民人口基数多少,占总人口比例多少,一本才占比30%,这就说明农民升一本概率低很多了啊。中低收入占比60%,中等收入也属于家庭资源差那一类吗?你是不是以为学区房都是精英家庭资源在买?你说的是顶级学区吧。我觉得你们争之前是不是应该对学区房定义一下,不然争论不在同一个点上面吧。

上一页
2/12
下一页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