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久仰大名,但一直没机会借,某天无意中在省图看到了,赶紧一抓,借了回来。可因为有别的书正在看,这本书躺在家里的书柜里躺了近一个月,我都没有看一眼。某天突然想到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还了,不看看多可惜,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翻阅,这一翻不得了,又看得上了头。先说说优点把:
一是有大量的实验案例,也是我们生活中会经常经历的例子,浅显易懂,比较好读;
二是每章之后都有总结和概括,能更好地了解全书的脉络,理清自己的思路;
三是有实操攻略,可以在生活中对照着刻意进行训练,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管理自己。
如果你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这本书解释了很多我们平时看起来不能理解,但实际又在发生的事情。随便举两个例子把。
为什么会越减越重?
因为把支持目标实现的行为误认为是目标本身。你觉得做了一件和你目标一致的事情,你就不会再面临危险了。觉得跑了一会儿步、锻炼了半个小时就可以稍微多吃点,反而越锻炼体重越重;信誓旦旦明天开始减肥,于是今天报复性的狂吃;想吃汉堡,于是跟汉堡一起点一份蔬菜沙拉,就感觉热量少了很多,吃起来就完全没有负罪感……感觉真的戳到了痛点,我们平时不都是这样的吗?给自己满足口腹之欲找理由,给自己的懈怠找借口,说什么吃饱了才能减肥,心里明白,不过是自欺欺人,让自己心理舒服一点而已。其实锻炼是完成目标的必要手段,而更健康的饮食是另一个独立的手段。他们是不能互换的善行,即使一个取得了成功,也不能对另一个放松要求。
压力包括愤怒、悲伤、自我怀疑、焦虑等消极情绪。当你感到压力时,大脑会进入寻找奖励的状态,会指引你,让你去做它认为能带给你快乐的事情。只要你的大脑和奖励的承诺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渴望得到那个“奖励”,从而缓解自己的压力。奖励的承诺和缓解压力的承诺会导致各种各样不合逻辑的行为。
暴饮暴食的人为体重增加或缺乏自控力感到羞愧的时候,他们会吃更多的东西来抚慰自己的情绪;当拖延症患者想到自己已经远落后于进度的时候,他们会万分焦虑,反而继续拖延下去,不去面对远远落后的事实。于是陷入了恶性循环,无法自拔。
如何改变?那就是承认自己脑海中的欲望,去想自己所想,追随自己的感觉。关注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不想做什么,避免反弹效应。
感觉读这本书就像是给自己来了一次自我检视的旅行,每个人都有天生自我控制的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忠于自己的感受,直面自身的欲望,学会驾驭自己的冲动,不将欲望付诸行动。
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