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数学中有一个教具叫“圆柱阶梯”,它用来教孩子分辨物体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动手能力,促进手部肌肉发育。(蒙数除了“感觉——概念”,另一重要组成就是“一致——区别”这个明天会进一步讨论!)
我在美亚给球宝淘了一件“四色形状积木”,当时完全是从语言启蒙的方向打算的,可以同时学形状和颜色,木头材质又可以敲出清脆的声音,还可以权当乐器。一物多用了。现在又可以用到感官训练中。都是老天的安排啊哈哈!
kikiliudan发表于 2019-01-11 23:34 求某宝链接
短给你了。
好滴,发给你咯
1.12
“一致——区别”
在建立了一个个的概念之后,就需要感受它们之间的差别了。前期的感官训练主要锻炼孩子们的观察、感觉和匹配的能力。比如,蒙氏经典教具“圆柱体插座”,孩子在反复的操作中,观察大小、高矮、粗细,并一一配对,同时锻炼手部肌肉。
理解“概念”和“差别”帮助建立数学直觉。任何一门学科的高段位认识,都是靠直觉的。
比如,初中物理电路这一章我没弄清楚过,每次看着空白的电路图都懵逼了,坐我前排物理总是考第一第二的那位男同学刷刷刷就把电路图连好了,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连?他回我两个字“感觉!”一百个白眼。
西睿睿发表于 2019-01-12 23:11 没看到链接呀
在私信聊天里面。我刚刚又发了一次,你看下收到没?
蓝醋醋发表于 2019-01-13 10:21 楼主,对您的心得很有兴趣,能不能微信私我一下,也传授点经验给我们啊
没问题,我的微信号站短你咯!
1.13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第三章 读书笔记
婴幼儿被称为“软蜡”,可塑性强,并且观察力强。作为成人,不要把他们当成玩具,来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或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不停地“教”他们做事。这样,孩子会反抗,“任性、淘气、不听话”就是其表现形式。
今天带球宝去游乐场玩,碰到了一位虎妈。她的宝宝有一岁半,是个男孩,满口牙都长全了。孩子在爬着下楼梯的时候,这位妈妈在旁边不停地说“倒着下,不然会摔倒...先左脚,再右脚...先!左!脚!听到没有?!手扶着旁边,不然会摔倒...妈妈不会扶你哦...”
看到这条的宝妈宝爸们,可以分享一下“你对这位妈妈的引导方式”的看法么?(明天会把后半段讲完)
(...接着昨天的讲)
我对虎妈没有微词。我觉得任何教育方式只要家长和孩子都接受,都很适应,那就是合适的,旁人就没必要插嘴。
我观察了一下那个一岁半的宝宝,他的确比同龄的孩子看起来稳,不会跌跌撞撞、毛毛躁躁的。但是他在执行妈妈的指令的时候,流露出一种很“空”的表情。他没有任何情绪,就像已经设定好了的一套程序。同时,他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不那么全情投入,而是东看看西瞄瞄,周围的事情似乎比他正在做的事情更有趣。不像其他孩子,爬楼梯时很专注,或兴奋或紧张,沉浸在当下的状态中。
内容被自动屏蔽
好滴,站短给你咯!在聊天里查看哈。
同时我在坚持看蒙氏著作和孙瑞雪的《爱和自由》,作为理论依据。对于蒙氏数学启蒙,或者说蒙氏教育,我的思路也更清楚了些。
为了更有效率,从今天开始,我会以星期为单位,提前把每周蒙氏训练的重点列出来,当天再将真实反馈记录下来。便于更好的精进和调整。
既然决定了做这件事,就要做好。毕竟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可逆,不能消耗在随意和拖沓上。
(附1.16-1.22计划)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