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时间比较多,继续来分享一下关于居家的几个概念吧。对大家看盘的时候,可能有所帮助。
1.板楼和塔楼,中国人的房子一般是南北通透,以示居家的私密性和通风性。以这个观点来看坂楼是一定好过塔楼的。这是因为,坂楼具备前后双面采光与通风,易形成南北对流的设计,在私密性也会得到有效的保证。
2.梯户比,这里谈几梯几户时,一定要讲一梯N户,这个N就是一个单元一层的户数,是不能将N去除以电梯量的。为什么?第一,唯有一梯二户的户型,在通风采光私密性是Z佳的,而对于一梯N户的户型来说,朝南的户型通风采光也不会有问题,当然朝北的这方面也不会有多少问题,但私密性的问题就来了----当一梯三户以上时,就会出现一个这样的问题,当你站在阳台上欣赏小区的风景时,你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而这不是Z好的风景,因为,Z好的风景是,你站在阳台可以看见别人家主卧的一切,但不要以为这样的风景很美,因为反过来,你也经常会成为别人的风景。好了,说到这里,你肯定明了。
另外,这里还牵扯到使用电梯的问题:当每部电梯服务的住宅户数少于20户时,电梯可以处于随要随到的状态,业主对电梯的配置处于高度满意中。当每部电梯服务的住宅户数在30户左右时,电梯基本也能做到随要随到的状态,业主对电梯的配置处于满意中。当每部电梯服务的住宅户数在40户左右时,电梯仍可比较好的服务于业主,业主对电梯的配置还是比较满意的。
3. 户均车位数.这个不用解释了,楼主现在就被这个问题折磨的扭来扭去,每天下午6点不按时下班的话,小区里是找不到停车位的。对于以居家型为主的小区,每户配置的车位应该达到0.8个,特别是那些交通不便利的楼盘,每户配置的车位数Z好达到1:1。另外,在提及车户比时,还应该关注人车分流。告别独栋的塔楼,搬进有花园的小区,傍晚陪着孩子在花园漫步,而如果这个时候,有车和你抢路,或者晚上休息的时候在楼下按一下喇叭,也是相当让人抓狂的事情是。
4.容积率, 可以引申一下,即户均亲地面积,指楼盘所占宗地面积与该楼盘总户数的比值。也可以理解为单位面积上所拥有的户数,而如果用平方米作为单位面积来进行说明,数值会太小,不能简单明了的比较。户均亲地面积的值越大,在有限的土地上,所打造的户数越少的小区,就舍觉得住的越舒服,当然,这些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实际分析,理论总是死的。比如如果你出门步行五分钟就是公园,过度追求这个也不必要。
5.Z小户面积和户均面积的差值——有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群体的区分就是Z小户面积和户均面积的差值。当一个楼盘的Z小户面积越接近该楼盘的户均面积时,其群体就越单一。如果某些楼盘自称“豪宅”,那么你可以看看除了纯大宅外,还有多少纯小户,通常这些小户都是投资用来出租的,很容易导致小区内居民良莠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