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学校?
那个学校?
坨一坨的爸发表于 2020-05-18 10:29 回复 cheven 的帖子那个学校?
哪个学校为啥告诉你?这是私人信息……
我可没有在网上自爆个人信息的习惯……
行,那就不用讨论了。
。。。
坨一坨的爸发表于 2020-05-18 10:29 回复 cheven 的帖子那个学校?
他娃估计都没有,估计想买学区房买不起,所以打压学区房,想抄个底而已!
坨一坨的爸发表于 2020-05-18 10:29 回复 cheven 的帖子那个学校?
不是顶尖的好学校,但也不会是菜小。人家每天这么详细的查数据,看概率干啥?还要考察学校环境风气,吃饱了撑的嘛!
呗呗的豆沙包发表于 2020-05-18 09:03 回复 朝露昙花 的帖子不要太瞧不起自己和家长的努力,把什么功劳都归咎于自己所读的学校是Z大的讽刺!我老婆和她的一个发小从小到大一起靠关系从武昌区机关幼儿园到武昌实验小学到省实验初中高中,Z后高考3 ...
你这举例跟怀货学校照样考出了一两个清华北大一样是特例撒!
说的也是,几十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都翻得出来,找这多数据!不关心学区房研究这么多?
还说是他的隐私,学校对口多大范围?而且他孩子还没上学!这是啥隐私?
你这是想把我往坑里带,不就是在武汉市上个重点高中吗,谁说的要上清北,即使是上清北也算不上什么特例,你对特例定的标准也太低了吧,你以为是出一个马云、马化腾那么小概率,在武汉市同年级的学生里面来说,上个重点高中(不只是九大名高)起码是10%以上的大概率事件,本人当年也就是武汉市前1000名很特例吗,也就6,7万人考试,放在现在进华师一问题也不大,就像在得意上面拿个年薪几十万一样,你看看得意上拿年薪几十万的人是不是特例?
坨一坨的爸发表于 2020-05-19 08:20 回复 琳﹎ 的帖子说的也是,几十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都翻得出来,找这多数据!不关心学区房研究这么多?还说是他的隐私,学校对口多大范围?而且他孩子还没上学!这是啥隐私?
纠正你一点,我只说过是个人信息。从来没说过是隐私。可见你啊,理解能力堪忧。
另外,我研究学区房一是为了帮助小孩成长,学区房是否有用是其中一个方面。其二,因为我本人喜欢把一个问题搞清楚,而不是拍脑袋臆测。
呗呗的豆沙包发表于 2020-05-19 09:18 回复 朝露昙花 的帖子你这是想把我往坑里带,不就是在武汉市上个重点高中吗,谁说的要上清北,即使是上清北也算不上什么特例,你对特例定的标准也太低了吧,你以为是出一个马云、马化腾那么小概率,在武汉市同 ...
第一,普通高中里出一个清北不算特例?清北在全湖北除了保送的还有多名额?第二,普初升重高有10%以上?我当年上的二流初中,全年级升高率60%左右,我在的重点班升高率90%,重高率不到30%,放到全年级10%不到。去年看到这学校升高率30%,跟以前比腰斩!现在全市升高率高的初中数得出来就那几所!跟以前普遍升高率50%不能比,还能重高10%?
杠精就是杠精,即使没有10%,是9%8%又怎样?这就算是特例了?你自己在网上搜一下,2019-05-27 18:51今年,武汉市共有初中毕业生6.98万,比去年增加约5200人,普通高中招生计划39225人,普高率为56.16%,比起去年稍微增长,九大名高共招生4540人(不含国际部),武汉中考生冲进九大名高的几率在7%左右。
重点高中不只是九大名高,全市至少有27所,估算一下重点率至少在15—20%,读个重点高中不算是特例不说,仅仅是一个正常水平而已,上不了重点高中Z好是连大学都不要上了,读个二本以下的大学出来有意义吗?在武汉读个重点高中的概率和年薪10万以上的概率应该差不多,你觉得很难吗,算是特例吗?
本帖Z后由 呗呗的豆沙包 于 2020-05-19 16:34 编辑
这是个难题
呗呗的豆沙包发表于 2020-05-19 16:26 回复 朝露昙花 的帖子杠精就是杠精,即使没有10%,是9%8%又怎样?这就算是特例了?你自己在网上搜一下,2019-05-27 18:51今年,武汉市共有初中毕业生6.98万,比去年增加约5200 ...
帮你补充下,九大名高主要在主城区招生。
主城区名高录取率大约在12%左右。
呗呗的豆沙包发表于 2020-05-19 16:26 回复 朝露昙花 的帖子杠精就是杠精,即使没有10%,是9%8%又怎样?这就算是特例了?你自己在网上搜一下,2019-05-27 18:51今年,武汉市共有初中毕业生6.98万,比去年增加约5200 ...
九大名高录取率在12%左右。
重点高中就是第一批录取的高中,录取率估计在25以上。而普高率也就50几。
意味着,读高中的有差不多一半可以读第一批重点高中。
而这些九大名高之外的重点高中,一本率很多才三四十。
你说的是很实在的,如果第一批高中考不上,大约基本就是二本已经不错了。意义确实不大。也就是有个文凭吧。
呗呗的豆沙包发表于 2020-05-19 16:26 回复 朝露昙花 的帖子杠精就是杠精,即使没有10%,是9%8%又怎样?这就算是特例了?你自己在网上搜一下,2019-05-27 18:51今年,武汉市共有初中毕业生6.98万,比去年增加约5200 ...
“即使上清北也不是什么特例”谁杠谁?上来就杠精,我不喜欢在网上吵架,不要再回我了,谢谢
你的语文是谁教的,理解能力有问题?那么大的“即使”两个字是你不懂它的意思还是我不懂它的意思?结合前后语境了吗,单独拎起一句话就来反驳,杠精不是你是谁,看见有人支持我的观点了吗,怎么没人支持你的观点,你不会认为那是我的小号是托吧?这锅我不背!再来说说即使里面的话,我高中住读省实验,一个寝室6个人,我所在的寝室3个进了清华(其中一个是游泳特长生),这还是特例吗?你要说全武汉市范围内每年进清北的也至少是百来号人(这还不包括上线但选择了其他名牌大学的),我的同事里面才多小的范围就有两个清华的毕业生。
本帖Z后由 呗呗的豆沙包 于 2020-05-20 09:09 编辑
大神,能查到江岸区小升初是以户籍对口为准、还是以学籍对口为准?
网上说的是以学籍对口为准,不跨区、同在江岸区的情况下是否可以申请户籍对口的学校?
多校划片会不会也有很多猫腻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awake发表于 2020-05-20 10:02 回复 cheven 的帖子大神,能查到江岸区小升初是以户籍对口为准、还是以学籍对口为准?网上说的是以学籍对口为准,不跨区、同在江岸区的情况下是否可以申请户籍对口的学校?
我只是普通网友,不是大神。
这种问题Z后直接去问江岸区教育局。
江岸区确实是学籍对口,户籍看不看不太清楚。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