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咵房
光谷新居民 大学一年级
qm775821

没错,光谷只是武汉的一个功能区,青山垮了,是因为没有发展用地了,政府押宝到经开。经开可没垮,油车衰败正在谋求转型和布局新产业中,还在一路向南发展中。现在武汉赌注大头都压在了光谷4.0武汉新城,败了,武汉不垮?

告诉你,下一个十年光谷-武汉新城区域人口增幅还会是湖北第一,而且是遥遥领先。

没发展的地方由于没有新增住房供应,即便薪资垫底,拥挤破败不堪,没有就业岗位,需要起早贪黑外出务工,但房价会依旧坚挺。比方说很多山区县城。

光谷新居民 大学一年级
qm775821

说得好,未来是产城融合,前一个十年是光谷的产,融了白沙洲、南湖、江夏的城。武汉新城鄂州的产,就要开始融自己的城(光谷中心城、左岭新城、葛店南站)了,这是省里推的主线。为什么说光谷垮了武汉会垮,因为省里赌注大头押在了这里。

qm775821 硕士二年级
光谷新居民发表于 2024-02-19 16:20 回复 qm775821 的帖子没错,光谷只是武汉的一个功能区,青山垮了,是因为没有发展用地了,政府押宝到经开。经开可没垮,油车衰败正在谋求转型和布局新产业中,还在一路向南发展中。现在武汉赌注大头都 ...

败了,武汉依然不会垮,依然会有一个新区去承接替代

不要过度神话光谷

省里现在押注光谷东和鄂州,未来不代表一成不变,但是武汉的区位决定了它会时刻变化

你能理解么?

鱼儿宝 小学三年级
qm775821发表于 2024-02-19 08:44 即便如此光谷人口增长还是湖北第一...首先增幅降了很多,新的人口普查还没出,增速肯定还是有的,毕竟水果湖持续输血其次,武汉新城对光谷房价来说是重大利空。最后,光谷只是武汉的一个功能区,没必要把他跟 ...

光谷没落不没落,看武汉市投资和湖北省投资就知道了风向了。高新技术不突破,汽车又衰退,武汉等着被合肥超吧

panpanhero 高中三年级
鱼儿宝发表于 2024-02-20 17:09 光谷没落不没落,看武汉市投资和湖北省投资就知道了风向了。高新技术不突破,汽车又衰退,武汉等着被合肥超吧

你以为武汉靠光谷科技公司,其实光谷主打诈骗。武汉前20的企业是地产销售建工制造。

至于合肥,别笑东风,先把蔚来的雷拆了再谈发展。

luyingjie_2006 高中三年级
西雅图天空发表于 2024-02-17 09:07   啥叫文化底蕴都不晓得,201X年开几个高校就叫有文化底蕴,我真的是服了,活久见。

什么文化底蕴,老汉口那种文化底蕴吗?中山大道到解放大道两边的老房子加老街坊吗?一天天的经典口腔从早到晚?还有,老汉口的这点底蕴在硚口,老武昌的底蕴在解放路,徐东和二七在你们口中也是乡里的乡里,不信你拿10年的照片看看是不是。文化底蕴,呵呵,按找文化底蕴,北京皇城根的东西城才是核心,朝阳和海淀都是乡里,通州更是偏远地方,上海的底蕴在于浦西那一小片,虹桥和浦东那都是乡里位置也才几十年而已。不过相对于皇城根和浦西,人家还是发展了,请问老汉口的硚口到江汉路的中山大道两边发展了吗?90年代以后就没落了,而发展的是解放道以北武昌的徐东,当然武昌还有一个省府中南路还算是发展了,而老汉口哪怕有江府还是无奈的一直在没落。看看老龄化结构吧,想办法提升下年轻人比例吧,老汉口那绵延不断的老房子等着拆呢!当然你可以说光谷的新房二十年后都是危房,老汉口那已经二三十年的私房可以再屹立四十年住着舒心。

qm775821 硕士二年级
鱼儿宝发表于 2024-02-20 17:09 光谷没落不没落,看武汉市投资和湖北省投资就知道了风向了。高新技术不突破,汽车又衰退,武汉等着被合肥超吧

武汉这个区位优势、文化优势,必然会有一个区域发展高新技术,这个你能理解吧?

光谷没落不等于武汉高新技术不突破,这个你能理解吧?

你们为什么非要强行把光谷和武汉的科技兴衰捆绑在一起呢?这么怕其他区分科技蛋糕?

luyingjie_2006 高中三年级
qm775821发表于 2024-02-20 14:57 败了,武汉依然不会垮,依然会有一个新区去承接替代不要过度神话光谷省里现在押注光谷东和鄂州,未来不代表一成不变,但是武汉的区位决定了它会时刻变化你能理解么?

武汉未来靠新城的思路反正我个人是看不出未来的,未来人口下降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新城需要人,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现在粗放的所谓科技公司产业未来已经没有希望,造成盖房子也没啥指望了,开发高质量的房地产就不是普通人能搞的了毕竟是为少数人服务,未来只能值智能化,医疗,养老这三个产业了,这三个产业都不是聚集人口的产业,当前经济压力很大,武汉两个经济引擎,一东一西现在都不咋的。像10年到20年这十年的光谷发展速度,几乎不会再重演了,如果这两个经济引擎不行,靠新城也好,靠老城区三产也罢,武汉经济都不好看,当然武汉不好看全国也好看不到哪里去,未来是个比烂的时代,而不是一个造饼的时代,当然如果中国吃大户成功,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但是再造城扔不看好,哪怕全是智能化工厂和高大上产业的制造业造城。

panpanhero 高中三年级

你明显搞错了,武汉的文化底蕴在长江和汉江,文化发源于自然构造。 北京是燕山门户,上海两江是东部水系门户。

黄鹤楼屡毁屡建,怎么不建光谷去?

你说新建筑,武汉20栋250米以上的高楼光谷东有一栋吗。光谷东的绿地高楼怎么连烂尾的机会都没有?

luyingjie_2006 高中三年级
qm775821发表于 2024-02-21 08:54 武汉这个区位优势、文化优势,必然会有一个区域发展高新技术,这个你能理解吧?光谷没落不等于武汉高新技术不突破,这个你能理解吧?你们为什么非要强行把光谷和武汉的科技兴衰捆绑在一起呢?这么怕其他区分科技 ...

前提先说一下,其他区根本分不了这个蛋糕,或者很难形成对东新高技术的追赶,不是说他们不能而是这是一种惯性,难道美国只有硅谷能搞高科技吗?难道只有西雅图的飞机制造最好吗?难道只能是纽约时代广场才代表了资本的灯塔吗?北京海淀很早之前就没有地方了,从老海淀黄庄苏州街到上地产业园的搬迁,从上地产业园到北清路的搬迁,然后溢出到石景山还不够,然后跨区从北边到南边到亦庄中关村产业园,高科技的搬迁哪有那么容易,最核心的还在海淀。上海是个另类,他金融高地,张江的崛起是上海市主力推动,把零散分布的高技术产业集中化。并且张江当时土地极低,周边配套也不行,刚好可以为大兴造城时代提供好的机遇,天时地利人和。产业区域的就像种树,移动的代价极大,要么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替代,不管是原来的光谷转盘到后面的关山大道到现在的光谷东,可以说他们都在一个区域内,只是一个不断外扩的过程,前者逐级承接后者,东新高技术产业就跟经开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吴家山的物流产业已经成了大家的惯性思维,不是说一句话就能换的,加上当前的经济大环境和需求大环境,中小高新产业的发展极其艰难,大厂已经成长成鲸鱼,以后的发展需要的是大厂,大厂的发展最不利的就是人员用工的减少,产业园的形成就更难。说太多跑题,最后说一句,东新已经被选择,不是说高新产业必然是东新,而是惯性就是东新,太久有点扯淡,未来十年无可撼动。

陆水优品 初中一年级
qm775821

一招先,吃遍天。武汉发展高新技术自然是优先光谷的,这还有异议?

小清新233 小学四年级

这是哪里啊?

光谷新居民 大学一年级
qm775821

如果武汉押宝其他区域,光谷败了也无伤大雅,但抱歉,武汉目前没有安排其他新区去承接光谷的高新技术产业,未来十年的趋势也是一路向东,再往后大规模城市化就结束了,更没有可能发展其他新区了。未来二十年农村人口大规模消失,乡镇县城凋零,三四线城市能稳住就不错了,一线城市更是高房价限制流入,14亿人又不可能短期大规模减少,武汉还大有可为,老城区不可能承接人口。

喻家山之癫 高中三年级
西雅图天空发表于 2024-02-17 09:07   啥叫文化底蕴都不晓得,201X年开几个高校就叫有文化底蕴,我真的是服了,活久见。

文虎底蕴不好说,但以你的层面能接触到的高校,估计都是201X年开的

喻家山之癫 高中三年级
panpanhero发表于 2024-02-16 22:56 现代高校,也就100年历史。武汉高校旅游文化价值高的仅武大,而且武大还不算光谷片区。华科中科大都是很不错的高校吧,文化价值基本没有。只有高校学生坐几小时公交往市中心跑的,没听说过哪个年轻人在光谷高 ...

那只能说明你认识的学生去高校仅限于打卡

小小路飞 大学三年级

很多人在说人口下降对房价冲击很大,确实是的,预期差,但是也要说清楚一件事,人口断涯式下跌是近几年,这些人20年后才会有购房需求,所以未来20年内刚需可不少,买涨不买跌加上确实年轻人观念变化了,好多人可以不结婚,所以刚需确实变少了,但是现在就拿900万出生人数来断定房价要蹦,我觉得目前还早了点,至于说光谷的产业以及一路向东,这个太难改变了,未来很难再造新城了,所以我个人不看好武汉新城,但是光谷的产业也不是说迁就迁,就拿华为,小米来说,他们会轻易的把位置迁到葛店或者武汉其他区吗,我觉得这是很难的事了,另外如果光谷都搞不起来,武汉也就这样子了,不是说非得绑定,而是投入*大,押宝最多的都搞不好,还能有什么信心。

renbu 初中二年级
小小路飞发表于 2024-02-25 00:25 很多人在说人口下降对房价冲击很大,确实是的,预期差,但是也要说清楚一件事,人口断涯式下跌是近几年,这些人20年后才会有购房需求,所以未来20年内刚需可不少,买涨不买跌加上确实年轻人观念变化了,好多人 ...

我的看法,跌之前的房价,武汉,包括预计来武汉生活的人,没多少是可以凭工资能买得起的,买的起,收入减贷款,没压力的更没多少。都是置换或者卖其他才有钱。以后的人口是20年之后买房,但是相应的需求都是逐步萎缩。没有大放水,账面上的收入也会慢慢萎缩。

2017-2019很多人咬着牙也要买,是涨价的预期导致,有想赚点钱的,有怕贬值的。以后如果预期是跌下去,大家肯定不会买了。

新来武汉的,老武汉的,如果不把老家的房子或旧房子卖了,或者几个钱包凑,有多少靠工资攒个首付的。

以前大家以为毕业之后,工作第一年8万,工作10年30万,工作20年50万,工作30年100万。

以后很多明白工作到40岁,多数人就开始走下坡路,或者没什么进展个,还可能失业,看还有没有胆子花6个钱包搞?

搞到的房子20年之后卖给谁?

既然是卖不出去的东西,何必花6个钱包,每月消耗超过一半的收入去消费这个房子?日子不过了吗?

我长期不看好那种需要贷款20-30年,消耗一半收入还房贷的日子。

这种生活,在出生人口暴降,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社会需求大部分萎缩的可能下,是让人毫无希望的,致命的。

renbu 初中二年级

光谷的地盘也就那么多,不向东发展,就现在的样子,集中发展的话,配套真能起来,那左岭30万一套,葛店新城20万一套的还建房,亏死也亏不到哪里去。反正都是晚上睡个觉,看好光谷,应该直到现在的光谷中心在哪里了。半径30分钟车程内,含地铁公交。为什么背几百万的债顶雷,而不是20,30万解决住的就行能。

当然,能全款200-300万买光谷,要品质的随便买,不就是一件消费得起的貂皮大衣吗?消费品而已。指望保值和赚钱。

普通人买件军大衣,棉大衣就行。

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但是可以被大风刮走。

renbu 初中二年级

年轻人要是不想结婚,生孩子。租房最划算。

光谷新居民 大学一年级
renbu

省里为什么要搞武汉新城,就是因为光谷土地太为局限了,沌口在合并汉南后,大项目一个接一个。

光谷不行呀龙泉板块生态限制,不方便开发,光谷南左岭花山也没大块的土地。占地大附加值低的项目只能一概放弃,哪有那么多高精尖的项目留给武汉呢?

武汉新城旨在扩容光谷产业空间,就拿华为小米来说,生产基地搞到葛店、华容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若没有武汉新城概念,光谷只能放弃。

同时武汉新城旨在将光谷的研发优势与鄂黄黄的土地优势进行衔接,很多药企、化工企业动不动占地几千亩,厂区搞到黄冈,研发在光谷不是好得很。

上一页
2/6
下一页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