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很白的 小学六年级

哎呀,这个看得我有点糊

独孤幽人 大学一年级

3.23 子語魯太師樂 曰 樂其可知也 始作 翕如也 從之 純如也 皦如也 繹如也 以成

此章明樂。“子語魯大師樂”者,大師,樂官名,猶《周禮》之大司樂也。於時魯國禮樂崩壞,故孔子以正樂之法語之,使知也。“曰:樂其可知也”者,言五者翕然盛也。翕,盛貌。如,皆語辭。“從之,純如也”者,從讀曰縱,謂放縱也。純,和也,言五音既發,放縱盡其音聲,純純和諧也。“皦如也”者,皦,明也,言其音節分明也。“繹如也”者,言其音落繹然相續不絕也。“以成”者,言樂始作翕如,又縱之以純如、皦如、繹如,則正樂以之而成也。

語,去聲。大,音泰。從,音縱。語,告也。大師,樂官名。時音樂廢缺,故孔子教之。翕,合也。從,放也。純,和也。皦,明也。繹,相續不絕也。成,樂之一終也。謝氏曰:“五音六律不具,不足以為樂。翕如,言其合也。五音合矣,清濁高下,如五味之相濟而後和,故曰純如。合而和矣,欲其無相奪倫,故曰皦如,然豈宮自宮而商自商乎?不相反而相連,如貫珠可也,故曰繹如也,以成。”

或說:樂之開始為金奏,繼之以升歌,歌者升堂唱詩,其時所重在人聲,不雜以器聲,其聲單純,故曰純如也。升歌之後,繼以笙入,奏笙有聲無辭,而笙音清別,故曰皦如也。於是乃有間歌,歌聲與笙奏間代而作,尋續不絕,故曰繹如也。有此四奏,然後合樂,眾人齊唱,所謂“洋洋乎盈耳”也。如是始為樂成。古者升歌三終,笙奏三終,間歌三終,合樂三終,為一備也。兩說未知孰為本章之正解,今姑采前說。

独孤幽人 大学一年级

3.24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此章明夫子之德,天將命之使其定禮樂也。“儀封人請見”,衛國儀邑典封疆之人請告於孔子從者欲見孔子也。“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者,此所請辭也。嘗,曾也。言往者有德之君子至於我斯地也,吾嘗得見之,未曾有不得見者也。“從者見之”者,從者,謂弟子隨孔子行者。既見其請,故為之紹介通使得見也。“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者,儀封人既請見夫子,出門乃語諸弟子曰:“二三子何須憂患於夫子聖德之將喪亡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者,此封人又說孔子聖德不喪之由也。言事不常一,盛必有衰,衰極必盛。今天下之衰亂無道亦已久矣,言拯弱興衰屬在夫子。“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者,木鐸,金鈴木舌,施政教時所振也。言天將命孔子製作法度,以號令於天下,如木鐸以振文教也。

云“儀,蓋衛邑”者,以《左傳》“衛侯入於夷儀”,疑與此是一,故雲“蓋衛邑”也。云“封人,官名”者,《周禮》:“封人掌為畿封而樹之。”鄭玄云:“畿上有封,若今時界也。天子封人職典封疆,則知諸侯封人亦然也。《左傳》言潁穀封人,祭仲足為祭封人,宋高哀為蕭封人,此云儀封人,皆以地名。封人蓋職典封疆,居在邊邑,潁穀、儀、祭皆是國之邊邑也。

云“通使得見”者,見,謂為之紹介,使之見也。若《左傳》云“乃見專設諸焉”,“齊豹見宗魯於公孟”亦然。

云“木鐸,施政教時所振也”者,禮有金鐸、木鐸、鐸是鈴也,其體以金為之,明舌有金、木之異,知木鐸,是木舌也。《周禮》教鼓人“以金鐸通鼓”。《大司馬》:“教振旅,兩司馬執鐸。”《明堂位》云:“振木鐸於朝。”是武事振金鐸,文事振木鐸。此云“木鐸,施政教時所振”者,所以振文教是也。

請見、見之之見,賢遍反。從、喪,皆去聲。儀,衛邑。封人,掌封疆之官,蓋賢而隱於下位者也。君子,謂當時賢者。至此皆得見之,自言其平日不見絕於賢者,而求以自通也。見之,謂通使得見。喪,謂失位去國,禮曰“喪欲速貧”是也。木鐸,金口木舌,施政教時所振,以警眾者也。言亂極當治,天必將使夫子得位設教,不久失位也。封人一見夫子而遽以是稱之,其所得於觀感之間者深矣。

独孤幽人 大学一年级
上一页
5/5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