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sttroy发表于 2017-11-23 08:45 老夫房地产各种论断看遍,觉得都有道理,但都屁用没有,跟经验教条不相符的,都可以称之为中国特色就可以了
就算全是中国特色,也有中国特色的规律性嘛,也可以观察总结一下的。中国的房子是崩盘过的,海南,鄂尔多斯,三亚,温州,都崩盘过。为什么这两年这一波炒房,Z爱赌的温州人没有杀进场玩命?因为几年前那次崩盘实在把他们吓怕了,心惊胆寒,十年怕井绳。
husttroy发表于 2017-11-23 08:45 老夫房地产各种论断看遍,觉得都有道理,但都屁用没有,跟经验教条不相符的,都可以称之为中国特色就可以了
就算全是中国特色,也有中国特色的规律性嘛,也可以观察总结一下的。中国的房子是崩盘过的,海南,鄂尔多斯,三亚,温州,都崩盘过。为什么这两年这一波炒房,Z爱赌的温州人没有杀进场玩命?因为几年前那次崩盘实在把他们吓怕了,心惊胆寒,十年怕井绳。
内容被自动屏蔽
坨一坨的爸发表于 2017-11-23 10:32 回复 天外大飞仙 的帖子欧美都是负债过日子,也没见你们说,武汉刚借一点钱,就要崩盘要腰斩,这双标是不是有点过?
正是因为判断欧美那种借债消费过日子,债务堆积的模式,很可能也快到头了,快玩不下去了,所以这个问题才会如此棘手,毕竟中国需要欧美的内需市场,需要对他们出口来拉动就业。所以才需要如此严阵以待,如临大敌嘛。
坨一坨的爸发表于 2017-11-23 10:44 回复 非子鱼 的帖子法国巴黎的贫民窟、瑞士因特拉肯的城中村,威尼斯的梁朝伟,意大利的比萨斜饼,罗马屁股的梵蒂肛。
其实美国那种模式,真不是好模式。表面看起来,生活水平还比较高,但是人人没有储蓄和存款,个个都靠信用卡提前消费,人人都是债务重压下的奴隶,和以前的佃农一回事。当杨白劳的资金链断裂破产之时,给他放债的黄世仁也就一起完蛋了。
过去各个城市的商业模式是完全相同的,就是借债拆迁建新城,卖地还债。地方政府都背着很重的债。
18+1大报告里不提GDP增长,又说主要矛盾有了变化。国家也知道,这个大跃进这样搞下去那只有是死路一条。未来这种城建+地产的模式会慢慢降温下来,也被迫不得不降温下来。
而在去库存的这一波放水中,武汉见猎心喜,有意门户洞开,变相鼓励大家来炒房,人为控制供求关系,就是为了吊高价卖地。这就是太贪,不仅要卖得多,而且想要卖得贵。这就好比一个关了三年的牢犯,遇见一个风骚的妓女,垂涎三尺,一言不合就啪上了,一晚上连续高潮了十来次,之后回家发现不幸染了一身性病。
炒房风潮过后,都是留下一地鸡毛。我仿佛可以看见,很多高杠杆赌徒断供,出现大量的烂尾楼,开发商破产,银行坏账成堆,本地财政吃紧,投资环境被严重破坏,负面新闻被人反复狂炒,新的投资者被吓怕,更加不敢来。
武汉的地理位置条件是内陆第一的,可惜了。
但愿我是杞人忧天呀
本帖Z后由 天外大飞仙 于 2017-11-23 14:44 编辑
只有你真正懂行,不加息都很难了。现在经济整体负债率一百多万亿,全国人均十多万,央行是在咬牙顶住尽量不加息。
但是市场似乎已经坚定的,自发的开始加息。
货币政策不可能为你单独一个武汉做调整的,连深圳上海房价都要跳水,还力保你武汉吗?
一线城市房价高地价高,但是其实他们根本不依赖土地财政这口鸦片的,他们的税收很高,每年卖的土地数量很少,都是存量的二手房在倒来倒去,所以可以多年维持泡泡不刺破。
武汉是要靠这口鸦片续命的,每年必须卖相当大面积的土地,这是根本区别。
你每年新上市那么多房地产,又想吊着卖个比较高的价位,这都需要吸纳大量资金的。
短期靠耍点小聪明是可以做到的。哪里年年能找到那么多资金来填??即使货币维持现状不紧缩,时间只要稍微长点,别人就发现了你这个大忽悠在出老千,Z终都是自欺欺人,留下一地鸡毛含泪慢慢擦屁股。
武汉千把万人口,房地产交易量常年雄踞全国第一。所以国家部委跑来开会了,武汉实质上是全国Z危险的代表,现在就是想着洪峰过境了怎么办,如何严防踩踏事故的问题。
本帖Z后由 天外大飞仙 于 2017-11-23 17:06 编辑
武汉严控楼市 房贷利率Z高上浮25%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23日讯(记者廖桥)连日来,长江日报记者探访市场发现,目前武汉市首套房房贷利率普遍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5%,二套房则上浮25%,且放款时间是此前的2至3倍。业内专家表示,房贷政策进一步收紧,表明楼市调控力度不减,也将与限购等政策形成合力,将有效抑制楼市投资投机行为。
年底房贷利率Z高上调25%
每月还贷要多掏近千元
“首付Z少得5成,所有银行利率都要上浮25%,感觉买房压力又大了不少。”Z近几个月一直在青山片区看房的杨琳感叹,银行利率上涨太多。今年3月,杨琳在汉阳世茂锦绣长江购买了自己名下的首套房,当时贷款的利率是基准利率的9折。Z近她打算再买一套房给父母居住,结果发现“Z近一个月的房贷利率不仅没有利率折扣优惠,还从基准利率一直上浮,到现在已达25%”。根据杨琳的个人情况,记者算了一笔账:她购买第二套房贷款总额为120万元,如果仅按照4.9%的基准利率执行,申请30年期限的等额本息还款,杨琳每月需还款6368元,累计需支付利息约为109.2万元;如果按照目前144平方米以下二套房贷款利率上浮25%计算,她每月则需要还款7291元,累计需支付利息月142.4万元。这就意味着,杨琳每月还贷要多掏近千元,30年利息要多支出33.2万元。除了二套房贷款利率大幅上涨,首套房贷款利率也进一步上浮。22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在汉口中建御景星城项目了解到,目前,该楼盘共有中国银行、广发银行、工行、交行、招行等9家银行驻场。其中,仅有一家银行针对部分客户还有首套房房贷利率上浮10%的政策,其余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均上浮15%以上。随后,记者先后探访武昌白沙洲、汉口后湖等板块的多个楼盘发现,目前房贷利率均出现普遍上浮,上浮幅度在10%至25%之间。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年底房贷利率都在普遍上浮。融360Z新的房贷报告显示,10月份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3%,相当于基准利率1.08倍。在融360监测的35个城市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中,Z低值为上海4.90%,Z高值为武汉和郑州达5.6%。
银行额度紧张 放款周期翻倍
房贷放款Z快也要两个多月
今年年初以来,江城房贷利率就在一路上涨,购房人资金成本相应增加的同时,时间成本也在增加。Z近正打算在武昌东湖城买一套二手房的林先生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通过多家房产中介看了好几套房了,房子价格让他犹豫的同时,银行放款时间的延长让他和房东都比较纠结,“现在不仅利率上浮得厉害,放款周期也明显加长,中介都说银行放款Z快也要两个多月”。林先生从中介人员那里听说,在他之前的一个购房者,房贷申请了已经4个多月了还没发放下来,原因是“等待排队放款”。长江日报记者从一家大型银行零贷业务部了解到,目前纯商业贷款的放款周期在2至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由于是年底,现在申请贷款,基本上都要等到明年初才能放款。而在这之前,纯商业贷款通常一个月即可放款,Z快不到两周。对此,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接近年底,银行面临额度紧张以及业绩考核的双重压力,政策对银行房屋按揭贷款总量有规定,四季度各银行所剩额度不足甚至已用完,额度调整在年内不会出现,年后将会有新额度来缓解压力。同时,银行需要控制存贷比,目前银行吸储压力同样巨大,随着资金成本的上升,银行吸储的难度和成本在上升,年底银行额度难求现象相对普遍。
房贷收紧抑制楼市投机行为
楼市调控不会“喘口气、歇歇脚”
房贷收紧,实际上也从侧面释放信号:楼市调控不会放松。21日,住建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等三部门在汉召开部分省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重点强调要发展租赁房市场,同时推动三四线城市和县城的去库存。而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则明确表示不会“喘口气、歇歇脚”,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引导好市场预期,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座谈会上还特别指出,要平衡好房地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资金配置,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对此,有多名开发商人士表示,本轮江城楼市热销行情,与购房者加大购房杠杆难度较小密不可分。相对与更为明显可见的限购政策,贷款政策的调整比较容易被轻视,但实际上贷款政策直接关系到购房者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因此,任何政策上细小变化的影响都不可小觑。此外,有专家指出,房贷政策的收紧,普遍抬高了购房门槛,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普通购房者的成本,有利于楼市降温,抑制各种楼市投资投机行为。同时,银行信贷政策也将与其他调控政策一起产生叠加效应,从而带来楼市继续保持健康平稳的状态。
嗯,这次态度端正了,控制了信贷,已经关门放狗,接盘的也就不可能出逃了。
那些之前宣布日光售罄的,收茶水费的,这下急了,马上会跳出来打折。这帮囤积居奇的骗子,利令智昏,捂盘惜售,人为把控供求关系,Z好全部破产死光。
本帖Z后由 天外大飞仙 于 2017-11-23 21:57 编辑
xingjijarod发表于 2017-11-23 22:19 其实应该2套房7成首付,单身只能买一套,家庭可以买两套,离婚半年后才能再买房,绝对是刚需的利好,可惜ZF不会搞的。
刚需不要着急,很快会有折扣。
hwh861015发表于 2017-11-23 22:58 看了楼主讲的,主要观点是国家要加息,加息了楼市就会反转,那能不能讲下为什么加息了楼市就会反转?
因为价格虚高的房子,本质上是个金融产品,相当于一个气球。银行贷款打折时候,就是往里面吹气,气球就胀大勃起。银行贷款涨价了,就会从气球里抽气出来,气球就阳痿了,和你的海绵体充血是一回事。首付额度和贷款成本,就是信贷阀门的开度。
nnann发表于 2017-11-23 23:43 一两年没关注楼市,错失良机,所以眼红别人看准时机的发了财,所以妖言惑众房价要腰斩
你还是图样,图森破。你认为世间所有人都是你这点境界,都这么low。我要是没炒房,那就嫉妒炒房的。我要是炒了房账面上赚点小钱,那就去嫉妒开发商日进斗金。我要是做了开发商,就嫉妒国家可以坐地收税,Z后我是不是要嫉妒外星人呀??本大仙的兴趣根本不在这方面,我宁愿花多年时间搞古典音乐发烧,你是理解不了滴。
nnann发表于 2017-11-23 23:43 一两年没关注楼市,错失良机,所以眼红别人看准时机的发了财,所以妖言惑众房价要腰斩
我只是宅心仁厚,不想看到年轻人此时跟风进场直接被屠杀,未来人生道路难走。所以发帖提醒楼市泡沫。至于那些炒房的大妈们,他们的死活我并不太关注,但是年轻漂亮的女房奴可以来找我聊聊天。毕竟,青年是祖国的花朵嘛,不要吊得他们六神无主,人心惶惶的。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保持战略定力,认真工作,认真恋爱,不要赌博。
段2伟发表于 2017-11-24 00:22 所以楼主还是太年轻,你所说的那套理论是基于纯市场化的基础上才有效,但是在中国你看到的表像不一定是市场化的产物!如果上海楼市不行了,我相信银行绝对不敢添油加醋,雪上加霜,提高贷款利率,因为这违背了国 ...
你是接盘的还是中介?什么价位接的盘?
段2伟发表于 2017-11-24 01:00 我做什么与你无关,我只告诉你我不是中介!房子倒是有几套!倒是你这个人居心叵测,四处造谣,你这是准备借机上岸了?
你看我的Id, 天外飞仙。你应该庆幸我这类人对炒东炒西没兴趣,我要入市的话,肯定屠杀你这类羊群,吃了骨头都不吐。我发帖的目的是提醒经济能力吃紧的年轻人刚需,他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需要保护 如果有自认年轻漂亮的女房奴觉得压力太大了,可找来我聊天谈谈心谈人生。而且你的立足点就是错的,你总误以为某个人唱多唱空,就能决定市场走向。你没意识到世间万物都有它的基本规律,太阳要东升西落,气候要四季变换,这叫做自然规律,并不是哪个人能决定的。有些人在春天刚发芽的时候,已经能欣赏到秋天落叶的美景了。
段2伟发表于 2017-11-24 01:19 我觉得可笑至极,现在跟我谈世间万物皆有他一定的规律来搪塞。我没有跟你谈的那么广,我谈就是银行的利益重要还是国家的利益重?真正到了紧要关头,国家叫银行救市,银行敢不敢不听?央行行长敢不敢不听习书记的 ...
习总去边底就在说“房住不炒”,你自己当耳边风。现在居然腆着脸要求国家来救你们?你们炒客的利益就是国家的利益是吧?你真当自己是颗葱呢。
段2伟发表于 2017-11-24 01:34 从你说出这段话我就明白了,你真的很稚嫩。如果你真觉得国家会坐视楼市崩盘不予理会,不采取任何措施,那我觉得我们的对话可以终止了
哈哈,对呀,我就是很傻很稚嫩很天真呀,所以我很快乐。你可以梦想解放军来解救你,顺带让你发笔大财。你就是个被欲望和幻想蒙住了心神的大俗物,已经心智失常了。我前面回帖中已经说了你们的劣根性和注定命运,不去认真学习认真反思。就算你这次不挂,尝点甜头,下次还是要挂的,下次会死得更惨。所以你这次挂了比较有利。
nnann发表于 2017-11-24 00:39 开发商,国家?你还不够格嫉妒,所以坦然, 恰恰是跟你一样或比你差的老百姓都看准了时机,享受到了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而你没有,所以不平衡,前面也有人分析了你的这个心态{:boy-devil-smi ...
享受到了红利,那自然应该恭喜你们呀,为你们高兴。其实买入比较早的,成本也不高,涨涨跌跌都是些数字变来变去,没有什么损失。羊群效应跟风进场的高杠杆赌徒,肯定要挂掉。还有就是高位接盘的刚需们,节衣缩食还贷,可惜了。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一座城市Z应该善待和保护的就是刚需,他们每年入市带来的购买力,才是维持当地楼市的长远可靠保障。Z应该打击的就是加杠杆炒房的,他们都是有性病的妓女,留下的互相伤害。
wangp845发表于 2017-11-24 22:51 崩盘?房地产企业还活不活?银行贷款还还不还?国家还稳不稳定?
全球经济这十来年,都是僵尸化的。中美两国都是靠着央行一轮又一轮的宽松吊着命,持续的在累积债务。仅仅从常识来说,是可以这么做,但不可能是无止境的这么做下去,会有临界点的。难道可以这样宽松之后宽松再宽松五十年? ? 所以我们舆论吹风说到的风险,从黑天鹅,到灰犀牛,现在在谈明斯基时刻。Z近任正非说经过十多年的严重泡沫化,全球经济非常不好。华为要强身健体,严控风险,防止危机爆发时,现金流断裂导致资不抵债破产。连华为这么强的公司,现金流和现金储备堆积如山,他都要防破产。国内的地产商看起来光鲜,其实他们也是个特别大号的房奴和债奴,负债率百分之七八九十很普遍,资产价格稍微跌一些,他们就资不抵债。2018,要做好应付延安时期危机的准备。
lblpp123发表于 2017-11-24 13:36 回复 天外大飞仙 的帖子我总觉得你扯上加息完全不靠谱,虽然美国加息,但是闹腾了很久,也没兑现。对于上次美国加息,资本外流,中国政府已经靠其他手段化解了。国内加息,问过实体经济了么?一加息,死一大片 ...
美联储现在就是一具僵尸,特大号的那种僵尸之王。他所谓的缩表,并非他主动选择缩表,而是the game快玩不下去了,形势迫使他缩表。他装模做样的什么鹰派鸽派开会吵架,对外放各种烟幕弹。现在是形势控制他,而不是他控制形势。这位僵尸之王一旦揭开了面具,全球将形成恐慌的海啸。反正我觉得很可怕。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