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w616发表于 2019-02-23 23:37 回复 wddam 的帖子假设武汉市一年新生11万,非公立学校招生名额1万,公立学校招生10万。 只要非公立学校办学比Z差的那1万公立好,就能招满员,只要是比Z差的那2万好,就能挤破头。
这种掩耳盗铃的辩解没有意义。优质私立学校的成绩说明一切,足以证明其强大的教育实力,足以证明优质的教育资源已经大规模进入私立,足以证明公立学区房的含金量大幅下跌。
zhw616发表于 2019-02-23 23:37 回复 wddam 的帖子假设武汉市一年新生11万,非公立学校招生名额1万,公立学校招生10万。 只要非公立学校办学比Z差的那1万公立好,就能招满员,只要是比Z差的那2万好,就能挤破头。
这种掩耳盗铃的辩解没有意义。优质私立学校的成绩说明一切,足以证明其强大的教育实力,足以证明优质的教育资源已经大规模进入私立,足以证明公立学区房的含金量大幅下跌。
zhw616发表于 2019-02-23 23:46 回复 wddam 的帖子你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非公有学校,比例太低。就算是非公立学校的办学水平,均远超公立学校,也影响不了优质公立学校的含金量。以前可以择校的时候,牛娃一样不需要学区房,就像 ...
笑。我前面已经说的够清楚了,是私立民营学生少,还是你所谓的那几个优质公立对口的学校学生少?
“对大多数的家庭,要帮助孩子,还是只能通过学区房的方式”你说这种话很难让人相信你不是房产中介。对大多数的家庭来说,大部分进的就是公立普通教育。现在所谓学区房的含金量比十年前已经大大减少了,未来还会进一步减少。
无论你再如何辩解,都只能承认一个趋势,优质教育资源正在不断地向私立学校流入,私立学校未来会不断增多,范围会不断扩大。而公立教育资源显然会更加退步。
zhw616发表于 2019-02-24 00:13 回复 wddam 的帖子你的论点和论据之间看不出来必然联系,讨论问题总得基于逻辑吧?
该说的刚才都已经说过几遍了,你重复说已经被驳倒的观点没有意义。
第一,成绩证明一切,私立民营(包括外校也是这种模式)取得的成绩已经远超公立学校。这不是你认不认定的问题,你也没资格认定,成绩说明一切。
第二,私立民营学校取得这个成绩不是因为掐尖(尖子生有选择权),而是因为成绩能吸引尖子生。跨不跨区都没什么影响,因为跨区的人也很少。
第三,成绩已经足以证明优质教育资源流入私立民营。我之前也说过了,现在再重复说一遍,对武珞路七一一中二中等名牌学校来说,民办校区更重要,所以师资投入更大。在国外,也是私立囊括所有优质资源。这个趋势未来会更加明显。
第四,私立学校范围还将不断扩大。私立教育资源的发展就意味着公立教育资源的退步,这个也很好理解。也就是说,仅存不多的所谓学区房所对口的教育资源还会进一步下滑。
第五,所谓靠买学区房“保底”是Z愚蠢的做法,保底也不能让你进去公立火班,那跟没买学区房没有任何区别。
第六,从性价比看,买学区房,特别是老破小学区,是Z愚蠢、性价比Z低的教育投资方式。因学区房花费巨大,其目标客户甚至还远低于上私立学校的目标客户,而实现的效果却远远不如上私立。
第七,从国家政策和大趋势看,未来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公立教育资源差距将缩小,也就是“优质公立资源”将进一步退步,公立学校早放学不让补课等其实是变相降低公立师资成本。未来必然是不存在学区房,精英化教育完全靠私立,也就是和国外接轨。
zhw616发表于 2019-02-24 00:41 回复 wddam 的帖子还真不是中介,只是一个有孩子买了学区房的普通家长。
没有用钱进不去的私立学校,只不过是看花多少钱而已。
所谓的“优质公立学校”,基本都是名不符实而已。成绩不好进去也到不了火班,那就和普通公立没区别,明白吗?
所谓优质学区房的溢价,这个溢价完全是和学校成绩挂钩,对比十年前,已经有很多当年所谓的学区房已经泯灭了。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如果这个学校连续几年名落孙山,周围的房东们还好意思说“学区房”三个字吗?
对比十年前,公立教育资源的下滑,和学区房含金量的下滑,不是一目了然吗?
未来这个过程还将持续。
zhw616发表于 2019-02-24 01:29 回复 wddam 的帖子1、外校本部就是纯公立,现实情况是外校本部远超所有的私立和公参民学校。招生模式相同的,才有对比意义,成绩并不能说明一切。
1.外校的收费和招生是民办私立模式。如果外校能代表义务教育的公立模式,为什么武汉不推广外校模式,为什么只有一个外校?另外外校成绩好是因为招生人少。Z关键的是外校没有学区房,明白吗?外校没有学区房。
2.每年跨区掐尖的学生占比例百分之几?你说私立民办能掐尖的原因是因为跨区,那么我问下跨区招了多少人?占私立民办的百分之几?本区尖子为什么不选择本区公立,而宁愿选择本区和外区私立?说掐尖不对等是因为跨区造成的,你自己信吗?
3.如果优质师资没有流入私立民办,为什么绝大多数尖子生选择收费更高的私立民办?甚至本区的尖子生也绝大多数这样选择,为什么?
4.公参民,学校是把力量集中在民办还是公立?看看学生人数、收入来源、成绩差异,这个结论很简单吧。私立的发展当然会影响公立,首先抢占的就是公立的资源。
5.补习班和私立一样,本质就是花钱买教育。买学区房属于走弯路的,花的钱一分没有到学校手上,全指望依靠财政拨款的公立学校出成绩,世界上有这么好的事情吗?以前可能有,但教育进一步市场化后就没有了。你相信什么优质公立普通班多么好没有意义,因为你凭什么让这些公立老师如此尽心,你捐款了吗?
6.能买学区房的人,当然考虑性价比。很多人如果知道学区房价值会跌,就不会出手,而是全力补习培优,不会把大笔钱用在“保底”上。
7.国家的政策就是尽量抹平缩小不同城市不同地区公立教育的差距,这对学区房当然是坏消息。但对无学区房学校是好消息。
8.如果你对私立两个字比较纠结,那我们换个思路,非九年制义务教育、没有对口学区房的学校的教学能力,已经远远超过有学区房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公立学校了。这句话应该不会再有任何歧义了吧。也就是说,学区房的含金量已经没有了。
zhw616发表于 2019-02-24 01:43 回复 wddam 的帖子钱能解决的问题,都是Z简单的问题。
买学区房的无非是认为学区房能保值,他们不知道学区房也会跌。但是潮流的发展总是出乎大多数人意料却又符合逻辑的,学区房完全建立在公立学校成绩之上,而公立学校成绩一直在跌,那么学区房又怎么可能保值了?
很多人对学区房存在的幻想仅仅是出于习惯,但是等他们习惯了对口学校的成绩名落孙山之后,就不会在意学区房了。Z近十年消亡的学区房不在少数,现在实际已经不多了。
Z后说下买学区房的人的可笑逻辑,你买了所谓优质公立学区房,那么你凭什么认为这个公立学校能一直保持优质?你花了这么多钱买的学区房和这个学校有半毛钱关系吗?你的买房钱有一分用于增强学校实力和老师的责任心吗?既然没有,你凭什么就能把学区房的含金量寄托在学校身上?这不是幻想天上掉馅饼吗?
非学区房对口学校已经形成了家长出钱,学校拿钱增强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的良性循环,而公立学区房学校是没有这种循环的。所以,结果可想而知。
顺便说下,美国的所谓学区房是租房都行的,美国人精英教育靠私立,而好的公立学校那都是在富人聚集区,贵在社区环境而不是学校,当然也没有中国学区房这么贵。
珞珈女孩发表于 2019-02-24 07:58 其实肯在孩子上学问题上花钱买老破小旧房的父母一般都是家里不缺钱,但是父母工作忙或者父母自身很懒也没有能力搞定孩子教育的并且又很重视孩子培养的父母。就像送孩子上培优班,有的父母有能力是低端班型绝对不 ...
买老破小学区的可以肯定不是土豪,人家有的是办法进私立学校,买老破小干嘛?难不成还住进去?
hotzxx发表于 2019-02-24 08:27 学区房能保证孩子读书,更重要是财富增值(自己用完可以高价卖给接盘侠)但是现在游戏确实有些变化,民办更好,公办保底。但是民办是考的,所以多数人还是有个公办心安一些。公办名校+次新房+小区环境 溢价还是 ...
如果学区房不但不能增值,反而还会贬值,你还会买吗?学区房的价值完全依赖于对应公立学校的考试成绩,而公立学校的成绩一直在下跌……
zhw616发表于 2019-02-24 08:27 不争论了,你我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和理解不在一个频段上,套路也完全不一样。
其实问题很简单,学区房的价值,完全建立在对应学校的考试成绩上。而所谓优质公立学校的成绩一直在下滑,那么学区房贬值是一定的。这就是无可辩驳的逻辑。
你其实自己心里也清楚,你自己也承认“买学区房是保底”,说明你也很清楚尖子生会选择哪一类学校。而公立学校从以前的首选变为保底,这学区房价值贬值之大还用说吗?以后还会进一步贬值,连保底可能都没人看得上。
随便取个名字吧发表于 2019-02-24 09:13 “只要花钱,肯定就能进私立小学”。楼主这种傻雕观点,一看就知道是没结婚没孩子的人。现在十万、二十万谁花不起?学校要看孩子的能力,对送钱的家长更要综合考量家长的综合社会能量。有些不负责任的家长,以为 ...
傻屌的是你啊。除了外校,武汉其它私立小学哪个花钱进不了?人家找关系花三万,你就算没关系多花点钱建立关系还进不了?
有这个买学区房的钱,拿出个零头读私立又有多难?
还“同学家长都是混混”,我看这种学校就属你们老破小聚集地Z多了,新建社区学校就没有这样的。
随便取个名字吧发表于 2019-02-24 09:40 呵呵,花三万找关系进私立?私立这么不值钱?哦明白了,自己意淫是不要钱的脑瓜转转就可以了。楼主我就问你,你正面回答,你结婚了吗有孩子吗上学了吗?
笑死,你以为是那种贵族学校?现在公参民学校不止初中有,小学也多的是,教育资源优质。
inertll发表于 2019-02-24 10:02 新建社区的公立学校质量好吗?能跟几十年积累的老名校比吗?你以为私立小学花钱就能进了?有钱没关系,那些真正优质的学校学生家长拎着钱到学校也没人收的,我孩子在私立小学,这样的事情老婆真见过。没钱是万万 ...
在民办私立的大潮下,你所谓的几十年积累的公立名校节节败退,说句实话,很多和普通学校已经没区别了,这也符合国家公立教育资源平均化的政策。现在公参民优质小学多的是,拿出你买学区房钱的零头,进去不难,不存在提着钱进不去的情况。
foxdis发表于 2019-02-24 10:09 其实对口重点小学的学区房地段都很好的
买房可以考虑地段,买学区的溢价就不值得,买老破小学区更是愚蠢。
晚风飘发表于 2019-02-24 10:10 楼主啊,不是每个家长心里都没有数的,以为进了好学校就等于好成绩以及好前程.他们只是尽力让自己的孩子从小的圈层比自己更强些...将来那些有钱人的孩子将会是自己孩子的人脉,也会在成长过程中影响自己的孩子. ...
你说的圈层人脉真的还不如成绩靠谱,你自己都不是人家那个阶层的,你还指望你孩子凑近那个阶层,你觉得能玩到一起的概率有多大?
inertll发表于 2019-02-24 11:23 别把家长们都当傻瓜!有孩子的才会明白,为了给孩子自己能力所能负担的Z好的教育,那是殚精竭虑地盘算了几年几个月的,可不是你上嘴唇碰下嘴唇,轻飘飘一句“买学区房的都是傻瓜”所能比的!现在的社会,Z忌的就是 ...
你说的话毫无说服力。投资子女教育的方式很多,买学区房是其中Z愚蠢的一种,典型的花大钱办傻事,而其中买老破小学区房更加是蠢上加蠢。
学区房的含金量在过去十几年一直在贬值,未来也会继续贬值,这个趋势你只能眼睁睁看着而无法改变的。学区房的溢价和含金量直接相关。
haohao0961发表于 2019-02-24 11:48 楼主说的都是趋势,但是谁的孩子都不能等十年后长大,大部分是孩子三四岁了买的。而且,私立小学,零头?你想多了,进私立小学给贷款吗?
你以为是贵族学校吗?现在进好的公参民小学一年不超过2万。
monkyy发表于 2019-02-24 12:16 劳驾,请问武汉有几个比较好的私立学校,真正好的私立小学有几个是容易进去的,容易进去的能拿钱进去的好私立学校有几个?大概5年前,崇仁路小学,我知道的一个人想花17w想买名额进崇仁路,进不去。外小就不谈了 ...
你想多了。以前的这种民办小学很少,但以后就很多了。比如红领巾、钟家村等各区名牌小学都有民办校区并且师资力量都很好,进去花的钱真的只是买学区房的零头。你看看初中现在私立民办有多少招生有多少,以后小学一样的。另外小学什么跟不跟的上根本不是考虑范围。
monkyy发表于 2019-02-24 12:21 学区房不是十分靠谱,但这么多人买都是sb,武汉好多当地人这么追捧,他们有钱,他们都是sb?不是为了别的,小学Z重要的是什么,学习习惯,学习氛围。希望孩子有个好点的环境,好的老师学习不好吗?私立学校,好 ...
趋势很多人都看不到,这也是事实,毕竟每次看清趋势的都只是少数人。
学习氛围,你放心,我说的那些学校都远远好于你那些所谓学区房学校。
晚风飘发表于 2019-02-24 12:01 凡事总要尽人事,实在不行父母也给孩子创造过机会了…你还没当父母,等你当了父母就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也不一定进了哪些学校自己的孩子就是垫底+不合群,这样想太悲观了.不说期望多么高,普通人家普通心理 ...
你说的无非是水果湖育才这样的有政治资源的学校呗。你放心,不是这个圈子的玩不到一起。
monkyy发表于 2019-02-24 12:29 我知道你说的都是好学校,我只是怀疑他们的师资力量,以及是否花钱就可以进去?我只关心这两点,能说一下江岸区的好点的私立学校吗,我去关注一下,多谢
我只说一点,从初中你就可以看出,那些名牌学校都把Z好的教育资源放在民办分校而不是放在公立本部,这也很好理解,毕竟民办分校是才是学校财源。看看学生人数和成绩差异,你就不应该对这些民办分校的师资力量有任何怀疑。
至于你说的江岸区,初中的民办名牌是广雅、华源,再加一个上智,这个大家都知道。小学我不清楚,但我认为育才办民办校区的日子也不会远。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