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咵房
ibeatcode 小学六年级

内容被自动屏蔽

南极阳光 大学一年级
渔民生活

大企业不是小企业成长起来的?腾讯阿里华为是一晚上变成大企业的?光谷东没有引进小米华为?如果你要自己培养的,你不给这些小企业一定的时间,你怎么知道人家长不长得大?生物医疗领域的大企业怎么就不行?央企,国企,民企,能带领产业发展,吸引人才都可以,何必互相嫌弃。引进大央企项目不代表就摒弃民营企业,这2者又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Tialuna 高中一年级
小怪兽的奥特曼发表于 2019-03-29 07:50 不是的,黄老板,化学院的。不是做电池的。在生物城有公司的武大老师不少。

好吧差不多知道是谁了……HC或者HSW, HWH印象中不开公司,另两个好像不少横向项目

Tialuna 高中一年级
qiujian_ke@163发表于 2019-03-29 09:09 回复 南极阳光 的帖子吹牛皮吧,光谷高校,毕业班上35个人,今年毕业10周年校友聚会,结果就3个留武汉工作的,两个女生武汉本地人,哥们外省的,留校了。这就是事实

没什么吹的,人家说的是研究生而已……武大华工研究生省内学生比例远高于本科生省内学生比例(另外河南湖南江西等中部省份的比例也比本科高得多)。

要走的人本科就走掉了,研究生也没多少会从长三角珠三角往武大考的……研究生留武汉比例高些很正常

Tialuna 高中一年级
hxsl发表于 2019-03-29 09:29 体制内?烽火,华为中兴,新思,爱立信都不应该算体制内吧。我觉得留武汉几率和专业学校都有关系,武汉化工类单位貌似不多,化学专业留武汉肯定不多,其他专业比如建筑设计,通信电子,汽车制造可能留武汉机会比 ...

事实是化学的大部分留武汉了,因为本省的都超过一半……这几年外保比例变高了可能有些变化

crtc2003 硕士一年级
qiujian_ke@163

民族大道没有地铁的原因不是为了什么科技企业,

Z根本的原因知道么?

就是没有地了,没有地了!

修了就是亏。

靠地铁票赚钱,那是不可能的!

本帖Z后由 crtc2003 于 2019-03-29 14:19 编辑

三丰别怨 高中二年级
渔民生活发表于 2019-03-29 12:58 讨论了这么多,光谷东缺少领投大企业,像阿里腾讯华为之类的,光谷东想靠国企央企生物医疗长存这种公司永远没有前途,只有大企业才能带领人才、其他科技公司回归,不然关谷东就是下一个花山p

请问苏州有头部企业吗?再说那些无锡宁波佛山之类TOP20内的,也没大鳄鱼,靠的是过江之鲫的民营经济。杭州工业实力更是远差武汉,只不过近几年蹭上马云金主了,但网络产业更新换代太快了,十年后的谁主沉浮还说不清楚的,比如拼多多字节跳动的横空出世。武汉在内陆城市中算产业转型做得很成功的了,虽然现在和沿海差距还是蛮高,但增长空间确是比沿海更大,也就是所谓的洼地效应!

三丰别怨 高中二年级
crtc2003发表于 2019-03-29 14:18 回复 qiujian_ke@163 的帖子民族大道没有地铁的原因不是为了什么科技企业,

除了Z早的1,2号线的确是为解决室内通勤作为主要出发点,后面线路走向和开工安排明显有卖地倾向,Z明显的是5号线,因为沿线几乎无地可卖,一直拖到现在才开工。

Phaeton 大学三年级

我觉得楼主举的长江存储和小米都不太恰当。我个人理解光谷东Z成功的引进还是华为,而且华为引进都多少年了。我也一直认为,山水年华的房子,完全可以抗衡中心城。

华为是要来大片土地,一期八千人,二期还在盖厂房号称两万人。而且华为吸引来了一大堆外包公司驻扎。把华为白牌,和黄牌的人都算上,人数更多。而且属于高附加值、高回报性质的产业。

长江存储属于重资产型,这点与华星光电、锐科激光,甚至二汽基本一致。而且现阶段主要靠政策,如果政策风向转变,那产品没有竞争力或者技术优势不够,就。是在与整个西方体系抗衡。而且这点又不同于7xx研究所,后者肩负国防重任,是不得不搞的。再者长江存储提供的岗位,必然有生产线性质的。

小米就一栋楼,属于第二总部系列。总部就总部,所谓第二,就是分公司。参考JD等一堆,ZF给你地给你优惠,你会不来?但是来多少?原在地放不放?什么业务放过去?人力成本会降低多少?如果把优势业务放过去,那的团队能不能做好?我觉得很玄。

一家之言。

qiujian_ke@163 大学一年级

刚看了贵州茅台,股价800多了,高盛中信投行给1000元目标价,茅台也算白酒,白酒对身体是害处多余溢出的。都是微软这类高科技股才会这么大

qiujian_ke@163 大学一年级
Phaeton

是的,有见地。完全是这样

qiujian_ke@163 大学一年级

小米基地还在盖,后期规模也不少,主要小米也是只会下蛋母鸡,来武汉下蛋生鸡,不次于腾讯,阿里下蛋产量

qiujian_ke@163 大学一年级

东风汽车走的合资路线,所以做那么大。如果国企自己搞,像烽火一样,估计早关门了说不定

qiujian_ke@163 大学一年级

消息说奔驰要来开发区设立研发中心,建厂投资近100亿。很期待,在经开南这边。和吉利合资做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总部也来中国,不知道是不是也是武汉这边和工厂一起

qiujian_ke@163 大学一年级
三丰别怨

苏州有外资企业大厂众多,能比吗,浙江商业全国有名,随便一个县都有几家上市企业。苏州近年来民企也开始崛起,常熟,张家港小县城银行都A股上市了,苏州银行上市企业都好几家,武汉一家银行上市企业都没有,差距不是一般大

qiujian_ke@163 大学一年级

武汉名气Z大汉口银行,和他的商业一样,起步很早,就是不卖力,业务出湖北省,没有业务,至今都没上市

qiujian_ke@163 大学一年级

可见其国企治理水平又多差

三丰别怨 高中二年级
Phaeton发表于 2019-03-29 15:08 我觉得楼主举的长江存储和小米都不太恰当。我个人理解光谷东Z成功的引进还是华为,而且华为引进都多少年了。我也一直认为,山水年华的房子,完全可以抗衡中心城。华为是要来大片土地,一期八千人,二期还在 ...

小米过来可不是一栋楼,第二总部这么简单理解的,先是总部过来,然后供应链和外协第三方跟随进驻,这会有一个过程。比如海康威视研发在关山几年了,现在实体工业园也在青龙山那开建了,因为长存,纬创过来了,文化大道写字楼也开始集聚了不少为华为小米OP手机承担客服的电销公司,都是上千工位的,虽然产业档次不高,但总归是聚集了人气的。

qiujian_ke@163 大学一年级

武汉这些内陆城市还不知道什么是电子元器件,LED什么东西时,苏州早已接触到这个行业,先进设备仪器

qiujian_ke@163 大学一年级

别想太多,还是那句话,谁开薪水多人才就会流向哪里,未来机会也会在哪里

上一页
23/35
下一页
首页 版块

和武汉妹子交朋友

了解武汉的窗口

在武汉结婚  买房  装修  旅游  购物

用得意生活app有优惠

立即下载